从《孔子家书》和《史记·孔子世家》,大概都遵循了一个故事:孔子的爹叔梁纥没有儿子,快七十岁的老头子为了生儿子,娶了了十八岁严氏少女,少女求神拜佛意外怀孕,孔子应运而生。
孔子三岁左右爹就去逝。孔子的父亲生了九个女儿,没有嫡出的儿子,孟皮是孔子庶出的哥哥。
既然说孔子父亲为了求子娶女,为何三十、四十不娶?
古代结婚年龄差不多都是在十六七到二十岁之间,如果超过二十岁还没结婚,那是要受到族长警告的。
换句话说:家族中的人,你的弟弟都已经当爷爷了,你还没有儿子,这是很大的“不孝”。而且,家庭收入多少,取决于男丁的多少。
六十多岁为了要儿子娶妻,这不仅不符合生理特征,更加不符合当时的文化特征。
《孔子家语》特别加入了孟皮有足病,对自己的理论进行充分的证明。
但是,孟皮有个字叫做伯尼,我们前面讲过,这个伯字藏着他的家族权力和地位的秘密。一个身有残疾,又是庶出的人,怎么可能继承大家族的管理?别说古代,就算今天也不可能。
原因很简单,家族大了,人才自然也不会少。
同时按照记载,孔子出生叔梁纥那么重视,按道理孔子才是伯,可事实上孔子也就是个仲,说明他哥哥做掌门人很靠谱。
我们从孔防叔的父亲来看,他们这一支很可能都不是孔氏嫡出。所以,前几代人都没有孔氏这一明确记载。
要知道,在先秦“氏”的作用之大,超乎了今天人的认知。
换句话说:只有嫡出才有资格用氏称,庶出有氏称的那都是作为、影响很大的人。
比如姜子牙的后代,吕氏的人很少,更多的是姜姓,文姜也只能用姜,而不能用吕。还有很多证据,比如孔氏及七十二贤人的族谱,在唐朝以前几乎都是一代单传,这怎么可能呢?
说明唐朝以前大多都是嫡长继承制。
颜真卿就是颜回的子孙,只有在他这一代,族谱中的子孙才繁盛起来。其他的司马家族、朴氏、端木氏、曾氏等等,我们只要把他们的脉络梳理出来,这样的证据就会显现出来。
另外一个逻辑关系,如果说孟皮是庶出,那叔梁纥再娶二百个媳妇,生的孩子依旧是庶出,那又何必呢?
所以,真实的历史,孟皮就是叔梁纥的嫡出,并且能力很强。
他的字也是“尼”,说明叔梁纥很疼爱这个儿子,也很重视他的教育。结合叔梁纥在族中的地位,孟皮才有了继承孔氏家族的管理岗位的可能性。这就说明:叔梁纥很会培养孩子,或者说他的夫人很会教育孩子。
孔子的母亲和父亲非常了不起,两个儿子:一个当了氏族掌门,一个成了华夏信仰。
氏族掌门对于家族子弟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历史从汉朝,开了极不好的头。学问做的一塌糊涂,总喜欢自己杜撰故事。忘记了我们的文化是“中”精神。将自己认为了“理”编入到故事当中,而这样的故事又放入到“史”中,这并不能很好的启迪后世子孙。
当然这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后世,很少人去思考这些记载的合理性。古人怎么记,我们就怎么听、怎么说。
宋朝文化开始真正复苏,算是对汉文化进行了一次大的质疑,并恢复不少孔子思想。但是除了继承思想外,却没有还原真实的孔子。
导致后世要不把孔子当成神,要不踩到脚下。
究其原因,大家还是对孔子及其思想认知不足,或者有意回避掉那些最为可贵的思想。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否定汉朝文人的价值,他们依旧是可贵的。只是,我多少觉得汉朝政治那么开明,这些家族文人的目光确实有失长远。
汉朝时期的古人,骨子里透着强烈的以个人为主导的家族卑从思想。
我们从上面推理,不难发现:叔梁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孔氏子弟,同时也是极有爱心的父亲。并且培养了华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人类社会模型天师。没有之一。
我们再看看《史记》中的数学水平,其杜撰的水平让人咂舌。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或前552年,而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叔梁纥去逝。我们再看看叔梁纥的记载,生于公元前622年,卒于公元前549年,也就是说老爷子73岁没的。
在叔梁纥70岁高龄的时候,娶妾生子。
我们再看看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公元前537年去逝,也就是鲁襄公一十二年。去逝的时候31-32岁。但是史书又记载:孔子母亲颜徵在去逝的时候,孔子17或者18岁。如果按照这种逻辑计算:31-17/18=14/13。
根据计算,孔母颜徵在只能在14岁或者13岁,必须生下孔子。
古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也就是说古人总结的经验认为:女人14岁有了月经,才可以生育。
但是,古人嫁女一般都在16岁以后。这些是常识,是建立在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女人对应的是男人。
哪种老夫少妻的概念,战国之前并不多见。这是我们华夏极为重要的一条伦理体系。
我们再看一组数据,颜徵在十八岁嫁给了叔梁纥,如果这么计算的话:537+18=545,也就是公元前545年和叔梁纥结婚。按照孔子出生年份计算,孔子母亲嫁给叔梁纥之后至少三年孔子才出生。
这时结论就出来了,那说明颜徵在不仅不是18岁嫁给叔梁纥,按照这种推理,颜徵在十一二岁就必须嫁给叔梁纥。
这种毫无时间逻辑的记载,羞辱摩擦了我们两千多年的智商。
我就不再这里罗列其他数学问题了,因为记载太过离谱。
离谱到了基本常识都可以忽略不计。然后自己解释不通,就来个求神拜佛,老天爷显灵,这是对夫子最大的不尊重。
夫子要是活着,肯定会骂太史公:“你丫才野合呢。”关于“野”这个字,也不是今天理解的“野”,后面论语中会说到。
只是,即便是先秦的“野”,孔氏家族在孔子时代早已不是“野民”。
太史公,这一记载又在刻意压低孔子的身份。为何牛人必须出生贫寒、能人非得低贱呢?就算表达人才不能通过出生决定,但至少要尊重事实,客观一些、合理一些。
所以,这种记载,除了人名、事件值得参考。对话、故事看都不值一看。
最为可悲的是:今天机智无比的我们,居然把谎言都变成了事实依据。
我们通过《左传》发现了一段记载,也就是公元前556年,叔梁纥举着城门闩子和敌人干仗。
《左传》是继承孔子《春秋》的书,相对其他记载要靠谱的多。
如果靠谱,最大可能是叔梁纥和自己的儿子没事炫耀自己当年多么勇猛,被孔子记在心里。后来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没事也唠叨唠叨自己父亲的勇猛。这是有可能的,也是唯一的可能性。
不然,谁没事在边上一边拿着刻刀木简、一边看着自己的将军打仗,然后还有闲心记录这种对战争毫无意义的事?
就算战争结束,武将的这种行为,也没什么记载的必要。
这段记载,如果按照《家语》、《史记》中来推理,66岁的叔梁纥,还如此不要命的去拼?就算老爷子壮如牛,也不现实!
战争,那是玩命的行当,年龄是制约体力重要和唯一因素。
再从春秋“战礼”来看,这完全不可能的。
让六十七岁的老人家冲锋陷阵?国君得被士大夫活活骂死。
别说孔氏的族人不答应,就是鲁氏的贵族也不会答应的。谁还没个老呢?这么欺负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