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生物学》课程作业4 (指导老师:张淑娟)

1.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我在仔细研读《水处理生物学(第六版)》第十一章有关“无机污染物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微生物”这部分的知识点后,了解了如何使用微生物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里面的有机氮转化为无害的氮气的过程,并了解了影响污水处理系统中硝化过程的主要因素。


2.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我最早认为污水中的有机氮的主要危害是使水体富营养化。关键是把有机氮进行收集再利用。我首先想到了有硝化细菌通过硝化反应把氨转化成亚硝酸和硝酸产生能量,于是我推测使用硝化细菌对氨进行转化。但是硝酸盐估计并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会影响水的ph等。通过之前第十章的学习,我又想到了反硝化反应,反硝化细菌把硝酸盐最终转化成氮气是最安全的。反硝化反应是在兼性厌氧条件下进行的,所以要考虑在厌氧环境下进行反应。

3.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我对于如何生物脱氮的原理的推测基本与污水处理时生物脱氮的步骤基本一致。但是整个过程谈不上回收利用氮。根据反硝化反应我推断出在低氧环境下进行污水处理,却没有从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两种微生物本身入手去考虑其他因素。同时由于两种细菌可能同时存在,我要综合考虑处理时的环境因素。比如反硝化细菌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反应,但是这种氧气浓度下会不会抑制硝化菌的活性?

4.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

我在思考去除一种污水中的有机物时,确实应该考虑到使用多种微生物进行复杂反应,但是也要考虑多种微生物同时进行反应的情况。微生物数量虽然多,但是毕竟是生物。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硝化菌种群是会迭代 数目增长甚至可能数目减少的。要考虑给予合适的环境进行培养。污水内含有的东西十分复杂,在处理氮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毒物也应该考虑在内。硝酸是强酸,因此在脱氮时硝化细菌所处的环境会随着反应进行降低ph,我应该想到需要及时调节ph。应该像饲养鸡鸭一样去考虑如何让微生物种群数量增加


5.我怎样才能用上它?(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在认清自己对生物脱氮影响因素的错误认知之后,我加深了对如何设计试验步骤的理解。现在我懂得了需要全面了解我在污水处理时要使用的微生物的成分和性质,详细了解研究的污染物去除时的反应环境。并且合理调控影响因素。让多种有不同分解作用的微生物“通力合作”共同提高生物分解效率并降低处理成本。同时我不能简单地认为使用的分解微生物是不变的清洁机器,它们也有繁殖和死亡,应该提供最适合它们的环境来去除污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