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是一种庆幸,在看《浪矢解忧杂货店》之前,我并没有看过华语版《解忧杂货店》。 所以,在看这部“日本版”《解忧杂货店》的时候,因为这部万众期待的华语电影很让人失望。日本版会做得好吗? 事实上,在我看广木隆一执导的这部《浪矢解忧杂货店》之前,我思绪里关心得最多的,其实并不是“它会不会比华语版做得好?”,而是:它会不会是我想象中的《解忧杂货店》那个样子?
是的,我想但凡看过东野圭吾原著小说的观众都会有这样的观影期待吧?因为每一个阅读小说版《解忧杂货店》的读者心里,都有一个自己想象中的模样。而对这部电影总体是很满意的,下面让我来说说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
一碗熬出了幸福的鸡汤
影片最动人心弦的地方。无论是徘徊在音乐梦想道路上的松冈克郎,还是在孤儿院长大的水原芹,亦或是得知母亲故事决定好好活着的川道映子,或是迷失的幼犬女社长田村晴子,还是那三个解忧的男生,他们看似都是独立的个体,却都或多或少地有着关联——丸光园。他们的人生道路上都存在着烦恼,也都通过“解忧杂货店”获得了某种指引,于是都活出了有意义的人生。 透过他们的故事,观众能很直接地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流露,并由此产生某种共鸣,进而备受感动。我在看到松岗克朗在孤儿院演唱《重生》,然后小芹听得很入神的那一刻,内心感到非常的感动。
其实那不过是一个很稀松平常的场景,却让我想起了小说里那些人物之间的关联,以及人生中的一些际遇,哪怕看起来那么的不起眼,也有可能带来具有积极改变的影响。 不得不说,影片《浪矢解忧杂货店》的情感表达很能触动人心,倒不仅仅是它对原著有恰到好处的拿捏,还有它对这些核心情感的深刻理解。我想,这可能还是和整个文化有关吧,日本电影创作者去改编日本的小说,当然会有更好的理解,也会有更好的表达。
小说改电影,各个方面优点和缺点
一.电影的优点
《浪矢解忧杂货店》在美术上就已经完成了原著小说的高度还原。温暖的色调,简约的布置,充满温馨感的陈设,极富年代感的服化道,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解忧杂货店”该有的样子。 而在随后展开的剧情里,因为故事发生于不同的时空,各自年代下的服装、环境、用品等等,都存在一些差异。影片在这个层面的细节做得很到位,令观众能够跟随时空的转换沉浸其中,完全不会有那种突兀感。可以说,画面传递给观众的观影体验,是很日式的,几乎能满足大多数原著粉对“解忧杂货店”的想象。
经常看日本电影的观众可能会比较熟悉,“日式煽情”有时候拿捏得好的话,会在淡淡的情愫在撩拨观众的心弦,但若是拿捏不好,则会显得用力过猛或者矫情做作。将《解忧杂货店》小说里头的那些情感表现出来,也需要把握好这个度。导演广木隆一显然深谙此道,在表现处理《解忧杂货店》里头的情感传递时,没有太煽情,也没有太平淡,而是在流畅的叙事中,通过几个不同的人物故事,将几个重要的情感表达了出来。
看过小说的朋友都知道,《解忧杂货店》的格局其实不大,所描绘的故事几乎都围绕一家杂货店展开,且叙事的方式都是通过书信的方式来进行。 它最引人注意的设计,在于“书信”连接的不同时空下的不同的人,并通过这些人不同的烦恼来实现“解忧”。片中闯入杂货店的三个青年,在发现那是一个神奇的“时空交汇点”之后,就通过回信的方式,尝试着去帮助他人、鼓舞他人。由此传达一种“面对烦恼不逃避、不畏惧,勇敢面对未来的人生”的核心情感,以及感恩他人的重要理念。
不得不说,影片《浪矢解忧杂货店》的情感表达很能触动人心,倒不仅仅是它对原著有恰到好处的拿捏,还有它对这些核心情感的深刻理解。我想,这可能还是和整个文化有关吧,日本电影创作者去改编日本的小说,当然会有更好的理解,也会有更好的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演员表现也给影片加了不少分。无论是饰演三个年轻人的山田凉介、村上虹郎、及宽一郎,还是成海璃子、门胁麦、林遣都等演员,都贡献了非常细腻、精准的表演。尽管给三位男主角的特写镜头有点多,但也不会让人觉得太过华丽,而是在高颜值的情况下,奉献了高水平的演技。
最应该感到欣喜的,莫过于饰演浪矢雄治的西田敏行了,即便戏份算不上很多,却一下子给读过小说的原著粉们一种“哇,这就是浪矢爷爷!”的感觉。他的形象和表演,都太符合大家对浪矢爷爷的想象了。
还有,影片的音乐也很叫人喜欢。就是那种不咸不淡刚刚好的音乐,既衬托了影片的情节氛围,又传递了影片温暖的主题,让人在观影过程中,会觉得很暖心、很美好。特别是小芹为松冈歌唱那一段。音乐是从听觉上强力辅助电影。
二.电影的不足
影片一共讲述了三个信件的故事,带上老人与年轻人自己的故事,也凑够了五个。这种由段落拼凑而成的电影,很容易就陷入节奏割裂,氛围不协调的境况,再不慎,还会出现主旨混乱的毛病
。第一个故事过早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太早形成情感上的高潮,并且着墨太多,第二个故事又再一次想要激发观众的泪水。于是全片呈现出水往低处流的态势,泪水越流越少,越往后,越平淡。但另一方面,前面的故事叙事稍显松散,并且多个线索铺展开去,到了最后,老人死前余晖,过去与现代的信件你来我往,终于把复杂的线索全部厘清并顺利连接在一起,节奏快了起来。 稍显遗憾的是,作为最重要道具的信件,被削弱了地位与存在感,甚至本该全文念出的书信中的文字,只道出了只言片语。虽然没有看过原著小说,但相信,书中必然每一封信件都写好了全文,并且一定是调动情绪的关键。这部电影还是更侧重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而非自我叙述来讲述故事与表达情绪。
跨越32年的“忧”和“解忧”
其实整部电影都在传递着类似于暖心和美好的感觉,关键在于,就像东野圭吾的原著所具备的奇妙力量一样,它在令人感到温暖之余,更会给人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值得投入更多热情与细心的力量。看完电影之后,会觉得生活很美好,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尝、去体会、去感悟。
这穿越时间的“忧”和“解忧”表达的是爱,是希望别人幸福,是希望自己幸福
解忧杂货店并不是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地方,其所帮助的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去审视回望自己的初心,这是《解忧杂货店》自觉最为温柔治愈的所在。
最后这一段送给我和我一样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