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看了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的史记系列,所以今天想说说自己的一些感受。就从汉代个别人物说起吧。
要说汉初,除了汉高祖刘邦,汉初三杰等等男性角色之外,还有一位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女性角色,毫无疑问,当属高祖结发妻子高皇后吕雉是也。王教授在讲述吕雉的一生时,仔细的研究过她的年龄。吕后按正常出嫁年龄嫁给刘邦的话,要比刘邦小个20岁,在一起共同生活5年后,自己这不安分的丈夫丰西泽纵徒,之后还替他入狱戴过。再往后,便是长达7年的反秦灭项斗争,又是两地分隔。吕后在这段时间的艰辛可想而知,一个正常的女人能没有怨恨吗?从这一点来说,刘邦确实欠她的。这两个人之间感情日渐疏远,甚至荡然无存我都相信,不过是政治伙伴罢了。观刘邦死后吕后所做的一切,真让人感叹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他甚至比刘邦更胜一筹。刘邦自信了一辈子,高明了一辈子,与项羽斗,与功臣斗,却没有看透自己的结发妻子,或许,他已然看透,却也无可奈何。
最让我感到怜悯的是惠帝,24岁便命归黄泉。兴许自己的父母性格都太强了,偏偏他那么仁弱,致使其父说出“不类我”这样的话。有些家庭就是这样,特别是母亲,如果这个母亲性格太强,那么他的孩子,尤其是儿子会和她相反,不会比她强而是要比她软弱得多。他那么善良的一个人,居然是吕后的儿子,真是不幸。总之,这个有命无运的可怜人在他24岁那一年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他的母亲要为他的死负一大部分责任,你明知道你的儿子的性格,为何要让他看那人彘?你为何咄咄逼人非要赶尽杀绝?你满心想着是为他着想,可是他根本就不领情。当然,你做下这些事的时候,你就没有想着他能理解你,你是一个政治家,而他,确实不是个做皇帝的料。一切只是母不知子,子不知母而已。
封诸吕,最后却害的吕家被铲平,我想这里边是不是有太过自信的成分。皇族派,功臣派,你自以为摆平了,却怎会想到人心早已向背。所以刘襄举兵快如疾风,灌婴临阵倒戈天经地义,偏生那吕家后人糊涂,被人三下五除二收拾干净。一切风暴就此平息。你为何要封诸吕?为何要把自己的亲人放到火上烤?非要富且贵才好吗?欲望一旦冲破束缚它的网,便会形成反噬。换个角度,你做你的太后,太皇太后,朝臣又会怎样呢?你封诸吕背白马盟,这没有为刘氏江山考虑吧?主少国疑,你怕其他皇子会威胁到你,所以一个个解决掉,最后只剩下刘恒与刘长。这两个还是侥幸逃过。你本可以走另一条路的,却与之背道而驰。
纵观历史上这些女政治家,有如秦宣、孝庄者,也有如武曌、吕后者,还有如西太后者,一生功过,后人评说。(慈禧就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