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璐 宜昌 焦点网络初级七期 原创持续分享第62天
当我们遇到很多困扰的事情时,总是习惯使然,能过就过,实在过不了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想方设法的去解决问题,一件事情解决不了时,我们应该想想是否该换个方式去解决问题呢?
不要时时刻刻把注意力关注在问题的原因上,可以多关注问题的解决方法上,如为无效的应对方法,应转做点儿别的真正有用的事情上。
最近我发现我的孩子对规则感很差,提前约定好的时间总是不遵守,而且很容易发脾气。记得有一次,我们约定好睡觉前下五子棋,谁赢了谁说的算,因为太晚了,我想早点让孩子睡觉,所以当我赢了一盘以后,我说可以睡觉去了,他就不依不饶了,非要我继续陪他玩,我跟他解释,约定好的事情,刚刚同意了,这时我赢了我说的算呀。他始终不干,但我还是遵守我的约定,上床睡觉了,虽然他很生气,但规矩定好了就不能反悔,躺在床上,我跟他聊了聊,道理虽然懂了,也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但我知道,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他同样会耍赖,我也知道这不完全是他的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周围照顾他的人没有很好的对他制度规则,才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第二天,同样的事情同样发生了,这次我还是按规则制定,但制定之前,我提出一个要求跟他商量,如果谁不能按规则执行,明天就不能看动画片、玩平板了,他随口就答应了,但约定他还是没有很好执行。到了第二天,我不准他看电视,玩平板,他并没有生气,只是恳求我让他玩玩。这样,一次、一次的训练,通过开始的生气,到后来跟他不停的增加规则实现不了的严重后果时,他终于懂得如何遵守约定了。
通过这件事清楚的认识到,无效方法时,可以换一种形式,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
如果帮助孩子改变,我们应该想想这几点你做到了吗?
1、要先知道这个咨询对象的目标在哪里。
你的希望是什么?
2、借由将目前的行为与目标对比,来促使其发现目前使用的方法无效。
让孩子自己思考,除了生气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如果孩子不能很好遵守规则,你会怎么处理?
当清楚知道自己的方法无效时,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
3、引导咨询对象换点儿别的事情做。
如果自己没有按照规定执行,会不会有严重后果。
4、鼓励与约定。
赞美孩子这次能做到。
我们会发现以前不认同的方式,现在通过这四点来帮助咨询对象,有了很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