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位置的海拔高度大概在4800米左右,在这种高海拔地区,任何剧烈的运动,都有可能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我感觉在这么高的地方生活,自己能坚持一周,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我的战友们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此坚守,这让我想起了一位采访过高原军人的战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在高原上服役,躺着就是一种奉献!”当初听到这句话时,心里真的有点儿不以为然,觉得有些夸张!现在,身临其境,真正是感同身受!
但我的战友们在这里绝不会就那么静静地躺着,他们每天还要早起出操,站哨执勤,边境线巡逻,警戒盘查,体能强化,军事训练等等,从早忙到晚,从春忙到冬……
他们的大好青春,留在了帕米尔,留在了祖国的千里边防线上!
高原军人的驻地山高路远沟深,很难与家人团聚,到了婚嫁年龄,能谈上一个对象实属不易!
和年轻战友就这么边走边聊着,一公里多的路,感觉走了很久……
来到国门下,更能直观感受它的高大雄伟和庄严!走出国门不远便是中巴7号界碑,是两国真正意义上的地理边境线,跨过这道线,就算出国了。儿子迫不及待地拉着我在界碑前照了一张像,算是出国留念吧!
因为和巴基斯坦的铁杆兄弟关系,对面的边防警察对我们很友好,他们的哨所允许中国的游客跨国参观。年轻战友带着我们来到界碑前,给我们指了一下对面警察哨所的位置,然后告诉我们他就不过去了,因为穿着军装不方便,他已经和那边的警察沟通好了,让我们自己去就行了。
儿子早已一脚跨过了界碑,大喊着:“妈妈,我出国了……”我们真的就这么出国了,双脚已经踏上了别国的土地,那种感觉不好形容。都是同一块儿大地,一道线划出了两种心境。
巴方的哨所距离边境线大概一千五百米左右,在路上走,有种下坡的感觉。沿途碰到了几波同样来边境旅游的巴基斯坦游客,和我们擦肩而过时,朝着我们友好地微笑,我们同样友好地回应着。
同行过来的中国游客还有几波,有的走在了我们前面,有的跟在我们后面。接近巴方哨所时,路边碰到了一个向我们推销宝石的巴基斯坦商人,能说简单的汉语,他的宝石一百元人民币一颗,我们心里估计是假的,也鲜有人买。看到我们过来,一个巴方警察迎了出来,老远就热情地打着招呼:“HELLO!COME HERE!MY FRIENDS!”巴基斯坦独立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直到现在他们的官方用语还是英语,当然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语言。
我赶紧挥挥手回应着:“HELLO!你好!”同时招呼爱人、孩子快走两步,迎了过去。我们暂且称呼这个热情的警察为阿SIR吧,因为他的真名实在太长,早就已经忘记了!
阿SIR悄悄地告诉我,不要买那个商人的宝石,全是假的,我感激地报以微笑,并竖起了大拇指,给了他一个大大的赞。巴方的哨所很简陋,里面的设施也很简单,只有一两张单人床和一套破旧的桌椅,连基本的吸氧设施都没有,和我们国家的先进营房没法比,有种发达和落后对照的感觉。
由于过来参观的人很多,狭小的哨所里显得格外拥挤,我们也无心久留。出了哨所门,又遇到了一个向我们推销巴基斯坦香烟的人,阿SIT在旁边介绍说,烟是真的,如果感兴趣,我们可以买上两条带走。我从来都不吸烟,对烟实在是不感兴趣,只能友好地说“SORRY”了。
我们请求阿SIR在哨所前和我们一家合影,他高兴地答应了,并笑着问儿子,知不知道“漂亮的小伙儿”用英文怎么说?小家伙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BEAUTIFUL BOY!”阿SIR听完直摇头,嘴里说着:“NO!NO!应该是HANDSOME BOY!BEAUTIFUL GIRL!”儿子瞪大眼睛看着我,似乎是在求助,我笑着回应:“叔叔说的对,应该是HANDSOME BOY!”
离开哨所时,阿SIR送出了几百米远,我们走到界碑时,他还站在原地朝我们挥着手告别,这关系确实是铁!
红其拉甫是帕米尔高原的一个通外山口,素有“血谷”之称,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最低气温达-40℃。虽然地理环境恶劣,但这里是中国、巴基斯坦两国唯一的陆路通道,发挥着东联西出的“桥头堡”作用。
特别是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后,这里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突显,现在这条路直通巴基斯坦在印度洋的重要港口---瓜达尔港,成为了我们国家重要的陆路石油通道!这条最高的、最美的和最惊险的跨国道路---喀喇昆仑公路,历时12年建成通车,被誉为“中巴友谊的象征”,当年也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整条公路中国境内最低海拔1154米,最高海拔4733米,被评为”世界十大险峻公路”之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