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学习产品思维4:基于场景洞察用户痛点

我们上一篇文章通过用户调研的各种方法找到用户的需求,今天我们来学习基于场景洞察用户的痛点。

一、人货场的核心逻辑

人货场的概念最早是阿里提出来的,通过这个模型来思考、解决零售的问题。

而这个概率抽象出来,也可以解决产品的问题。

人,用户画像、用户分析;

货,解决需求的服务;

场,需求场景。

假设有人有货,证明是个低频服务,缺少场景,比如婚庆服务;

假设有人有场,证明是个空白市场或者是伪需求,比如不用干活就有钱就是个伪需求;

假设有货有场,证明用户量稀少,比如高端奢侈品。

假设有人有货有场,就是完美的情况。

二、用户场景在产品设计阶段的应用

整个路径是:发现需求-筛选需求-解决需求-市场判断-商业变现。

发现需求:好奇心,发现生活中的不完美(好奇心);

筛选需求:解决不同维度的冲突(需求平衡点);

解决需求:对人性的思考(同理心);

市场判断:市场敏感度(对时机的判断);

商业变现:商业敏感度(寻找利益平衡点)。

三、用户场景与生态位

生态位是人、信息和交易的关系。我们站在生态位的角度来理解用户场景。

人对人的需求是解决孤独协作的问题;

人对信息的需求是信息价值和情感价值;

人对交易的需求是社会化分工。

这三个生态位都出现了顶级玩家:对人的需求——腾讯;对信息的需求——百度;对交易的需求——阿里。

四、5w2h场景细化方法

我们通过场景细化的方法来洞察用户痛点。

5w2h场景细化方法又称七问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

七问分析法的思路:

who在when,在where,why要用你设计的what产品功能,how to 用,how much。

举个例子:

经常加班的运营人员在下班后回到家因为找不到可以洗车的洗车店,所以通过微信预约了到位洗车,付了50元,睡醒一觉,第二天上班的时候,车已经洗的干干净净了。

1、who用户,整个业务流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方面。——经常加班的运营人员

人是什么样的人,画像、属性、规模与趋势,怎么实现需求闭环。

同一互联网产品的用户往往包括了2类,需求方和供给方,从业务逻辑角度他们承担需求和供给的角色。但从用户需求的角度讲,他们的角色是在互相转化的,我们要找到他们的需求,形成需求闭环。

2、when时间,主要说明用户会在什么时间完成目标。——下班后

时间包括:周度时间、年度时间、日度时间。

用户是否会在固定时间段使用你设计的产品?这个时段有什么特点?充分考虑时间因素对用户使用产品的影响。

时间因素对产品功能设计的影响?

时间因素对产品运营层面的影响?

时间因素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3、where地点,主要说明用户会在什么地点完成目标。——回到家

地点包括:空间地点、场景、使用产品。

用户是否会在特定场所使用产品?结合特定场景设计符合场景要求的功能。

产品设计尽量符合各种地点(家、路上、办公室);

充分考虑用户所处特定场景;

针对不同场景提供相应产品迎合用户。

4、why原因,了解用户为什么需要完成目标。——找不到可以洗车的洗车店

原因包括:底层需求动因、用户调研、同时考虑社会群体动因。

5、what目标,即用户需要完成哪些事儿。——第二天上班,车是干净的

目标包括:在现有的产品上做了什么操作、动作的比例。

要注意why和what要同时解决。好的产品不用过多推广,产品能吸引用户自主使用。我们要找到产品吸引用户来玩的点。能明白用户为什么要来?没想明白why不要动手画原型。

用户为什么要用我们的产品?

用户为什么不用其他的产品?

如果不用我的产品还能用什么?

6、how to 如何完成目标。——预约到位洗车

这个过程真正体现了当前场景下用户是如何操作、处理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环节需要特别在意用户习惯,需要深刻挖掘用户习惯。同样的功能,不同的实现方式,会让用户有不一样的体验。一种使用方式的革新,能给一个产品赋予新的生命。比如苹果手机的触摸屏操作。

7、how much完成其目标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代价。——略高于到店洗车的费用,省去等待的时间

成本包括:时间和费用。

免费策略实现用户口碑传播?

补贴策略跑马圈地占领市场?

高价策略收割用户钱包?

五、鱼骨分析场景细化方法

除了七问法,也可以用鱼骨分析场景细化方法,洞察用户痛点。

鱼骨分析场景细化方法,又称因果分析法,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包含三个要素:

1、问题:用户使用我们产品的理由;——下班时间我们也能提供洗车服务

2、大要因:用户核心的诉求;——第二天上班车是干净的

3、小要因:影响核心诉求的诸多因素。——不用等到周末洗车、下班后也能洗车、价格能接受、不用现场看着

使用鱼骨图的步骤:

1、问题:业务目标

2、发展影响因素:关键问题

3、抽象核心问题:设计切入点

4、发散解决手段:设计目标及手段

5、界面方案:抽象解决方案

鱼骨法的本质是不断拆解过程中的场景和问题,进行QBQ(问题接问题)的思考和问题解决。

六、总结

用户的痛点都有对应的场景,通过人货场的逻辑、场景细化方法(七问法或鱼骨法),洞察用户的痛点。真正解决痛点的产品,才有市场。


重新学习产品思维系列:

重新学习产品思维1:重新认识产品

重新学习产品思维2:用HMW将用户需求落地成产品方案

重新学习产品思维3:怎么做好用户研究

重新学习产品思维4:基于场景洞察用户痛点

重新学习产品思维5:战范结框表五维产品设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