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的标题是:醒悟
通读完这一章,先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体会吧:
我们这边一直以来有一个说法:男生就算成绩再怎么差,到高中开悟了就会马上突飞猛进。所以每当那些男生疯玩的时候,大人们总是一脸宠溺地说:“没事,开悟了就好了。”
他们中的确有几个, 真的好像是突然换了一个人一样,走上了逆袭开挂的道路,但更多的,还是破罐子破摔。
那时候我觉得奇怪,真的是开悟让他们产生了这么大的改变?有这么神奇吗?同时也挺不服气,凭什么开悟是男生专利,难道女生就只能注定一辈子迷迷糊糊?
不过,读书的时候因为偏科,我的成绩始终不过中上。但因为讨厌总被认为比不过男生,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开悟,可怀着一点好胜心,我遇到问题不会轻易放弃或者马上去问其他人,而是先自己琢磨想办法。
慢慢的,这种习惯让我能独立解决更多的问题,并逐渐培养起自信,虽然我知道自己还是有很多不足,但我更知道,这些都是可以随着努力不断改进的。
回到这一章。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孰主孰仆。
笑来老师在开头说:
作为一个人,在这一生中可能遇到的最震撼的经历莫过于发现这样一个神奇的现象:我们竟然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
......可以用一个句子来说明我们的思考可以复杂到什么程度,以及语言和文字有时会被局限到什么程度:
我们甚至可以思考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确实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
人类能将自己的思考作为思考对象的能力被称作“元认知能力”。
看起来是不是有些难懂?放心,文字下面有一张好玩的插图
是不是瞬间就清楚了?通常来说,当我们面对否定或者质疑的时候,大脑的本能反应就是生气或者反驳,如果不经思考,我们就会直接表现出这种情绪;但如果我们有元认知能力,意识到自己生气,从而进行分析:
1、为什么别人会这样评价我?
2、他的依据是真实的吗?是友善地指出我的缺点还是恶意攻击?
3、为什么我会对这个评价这么生气?
4、生气或反驳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5、生气或反驳的结果会怎么样?
6、我只有这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吗?
7、如果不是,那还有什么其他方式实现我的目的?
这样在脑子里过一遍,情绪就会慢慢平静下来,也会做出更理智的选择。而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启动了元认知能力。所以最后小兔子是微笑着回应:“过奖!” 哈哈哈~~~
笑来老师还举了另一个经典的例子:
著名的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的魔掌,而他本人则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到残酷对待。经历了无数的波折与思考后,他明白了一件事:“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 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 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 — to choose one’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to choose one’s own way.
— Viktor Emil Frankl,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上面这段话,笑来老师在得到专栏里也曾经提到,并要求我们牢记到烂熟于心的地步,时时默念,会觉得自己更有力量,推荐给大家。
第二部分是:何谓心智
笑来老师的定义是: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心智和智商不是正比例相关,老师的解释特别清晰,直接引用过来吧:
当一个人认知一系列正确的道理后,可能会将心智开启,但有的时候(甚至是更多的时候),结果可能完全相反。
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个道理明明非常正确,却因为讲述道理的人由于某件事情被戳穿,露出伪君子的嘴脸,而使很多人不再相信那个原本应该被笃信的道理。例如,“做事只要踏实、认真,事业就会做大”,这原本是非常朴素而又正确的道理,可偏偏整天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唐骏被人揭出老底——他的学历是假的,他可一点都不踏实!于是,很多人“开窍”了,“顿悟”了,得出结论:“再也不相信这种鬼话了!”
骗子想要成功行骗,必须把想让别人相信的谎言掺到大量的真理之中。鬼话连篇是骗不了人的。
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心智一旦开启,就会不断自我积累,自我过滤,直至根深蒂固。人与人之间心智力量的差异,就是这样一点点地积累,最终天差地别。既然一个人的心智是他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当然也会包括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因为无论是吸收知识还是总结经验,都需要经过思考才能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都会多多少少产生变化,根据新的知识和经验,或巩固、或调整、或否定、或重建……
所以说,心智这东西“上不封顶、下无保底”。心智一旦开启,就可能因为学习而像病毒一样疯狂发展,与此同时,“学习能力”也会相应地大幅增长。于是,心智可以发展,可以培养,可以重建,甚至可以反复重建——怎么可能封顶?然而,反过来,如若这一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那么心智的发展就有可能停滞,甚至倒退,弄不好还会“痴心不得反癫狂”——怎么可能保底?这就好比有些人一辈子都是“原始人”;有一些人“开窍”了,演化成了“现代人”,甚至尼采所说的“超人”;同时还有一些人也“开窍”了,退化成了“猴子”。
所以,那些高中时逆袭成功的男生们,还真的是开悟之后心智发展导致学习能力大幅增长的结果。当然还是要明确一点,开悟这件事,只要持续精进,人人都可以!
第三部分是:我的案例
笑来老师讲了自己初中二年级拿着10元巨款(当时的确是巨款)去参加计算机班的经历,以及学会这项技能之后带来的一系列改变;同时也介绍了自己意识到“练习打字完全是浪费时间”这个错误认知造成的影响而产生的懊恼。经验教训都非常接地气,很有感染力。因此我决定继续好好研究电脑和编程。
第四部分是:小结
这一段老师指出了一个现象:
人们可能会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
后续的阐述非常到位,再次引用: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提问者来说,答案只能是“不知道”——尽管很多书籍中都已经花费大量的篇幅去论述“为什么要学习(某项技能)”。而“不知道那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恰恰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决定不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一部分人(更少一些)决定去学的原因。
为了表述方便,让我们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决定学习的人”称为“甲”,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拒绝学习的人”称为“乙”。
在更多的时候,甲很可能想都没有想过“学这东西有什么用”。他从来都不问用途,只是自顾自学去了。许多年后,他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这项技能的用处,享受了其已有技能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于是,这个既有经验成为他心智的一部分。当遇到新的学习机会时,他会自然而然地采取同样的策略——管它有什么用呢,学呗,学了总有用处。他也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并相信“技不压身”的道理。
说完甲我们来说乙。乙当然永远不会知道这东西对他究竟有什么用,因为他从未拥有过这项技能,更不可能有机会亲身体会。随着时间推移,他凭自己的经验能够得到的结论只能是:“我没学也没什么。”也许有一天,当他因为没有学习这项技能而遇到一点尴尬的时候,可能会慨叹:“当初不懂事,要是学过就好了……”然而,这对他来说,仅限于慨叹。再次遇到学习机会的时候,他依然会选择放弃,只不过除了“不知道学它有什么用”之外还多了一个理由:“现在学也来不及了。”这种拒绝学习的判断,渐渐融入他的心智,难以更易,最终,当他再次面临同样的机会时,他还会与过去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
认真审视一下自己,再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你就会发现:像乙一样的人比较多,比像甲一样的人多得多。
当然,还有很多人有时候是甲有时候是乙——正如之前的我那样。
看完这一章,我要更努力的去当甲,不只是因为“技多不压身”,更因为保持学习的热情和习惯,是一个人永葆青春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