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校长职业发展规划
十家满族乡楼子店小学 张广明
通过参加教育局2022年第一期管理干部培训班的学习,特别听了祖国民校长做了《管理者给学校发展带来了什么》的精彩讲座,深刻体会校长作为学校的灵魂,应当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坐标、思想高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一个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尤其是面对新的课程要求,校长的工作更多的应该是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进而带动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一、基本情况
自身优势:
1.基层管理经验丰富。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本人先后担任小学教导主任、初中政教主任、小学校长、中心校教导主任、中心校副校长、中心校副校长同时兼任二类小学校长。应当说,学校的各个学段自己都经历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逐步培养了自己驾驭全局的能力。
2.扎根农村心系教育。二十几年的农村教育实践,为自己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顺利地创造性开展好各方面工作奠定了基础。
3.踏实肯干务实担当。本人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 都把教育工作当做一种事业来追求,殚精竭虑,任劳任怨,在一个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自身不足:
1.作为一名管理者,对于学校整体各个方面的顶层设计层次不高,它关乎到学校以后多少年的发展,也关乎到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关乎到每一名学生的生命底色。
2.自身教育理论功底较薄弱,教育思想不够活跃,进行开创性工作不够。
3.自身学科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课程标准深入
学习不够,学科教学素养不足,其他学科专业能力只之甚微。深入课堂教学的时间相对偏少,对学科教学研究得不够深入,教学指导上的力度和深度上有所欠缺。
二、发展目标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认真学习《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做一名专业管理者,要善于反思,充实自己、完善自我。
结合学校实际,做好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坚持学校特色,科学、高效、整体构建学校发展,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教师专业成长的提升做为学校发展第一要素。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拓展办学的视野,不断丰富和优化学校管理的策略。
三、主要措施
1.定位办学目标,规划学校发展。做好学校顶层设计,坚守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明确学校办学目标,学生发展目标,认真规划落实学校发展规划,规划好学校文化发展,提升办学品味,丰富办学内涵,优1.定位办学目标,规划学校发展。做好学校顶层设计,坚守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明确学校办学目标,学生发展目标,认真规划落实学校发展规划,规划好学校文化发展,提升办学品味,丰富办学内涵,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围绕“人文书香”和“课程建设”打造学校文化,逐渐形成校园、分体建筑、门厅、楼道、楼梯、班级、活动室、墙壁、党建长廊和操场文化长廊等特色文化。
2.强化党建课程,提升党的领导。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党建工作责任制为抓手,以重点工作为落脚点,明确工作目标和方向,保证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结合《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少年儿童选编和《中国精神》校本教材,新编制《筑梦中国》中华百年红色英雄人物事迹校本教材,以课程的形式开展活动,班主任、思政教师撰写教案,结合班队会、思政课、早读将活动落到实处。
3.构筑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体制。把握国内外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学习借鉴优秀管理者办学的成功经验,加强学校管理力量,修定学校章程,坚持以制度管人,制度制定要精细化,做到逢事有人管;规范化,坚持党政方针,体现校园和谐;全员化,每个师生都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精细化,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最终实现文化育人,学校管理由精细逐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教育特色、教学特色,基本构建起内涵发展的办学格局。
4.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教育发展奠基。打造内涵专业的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奉献为先、素质为本、服务为荣”,学校要规划干部、教师培养模式。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本,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拥有德才兼备、充满爱心、甘于奉献的教师群体,才能办出最好的学校。做好校长、领导干部和全体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5.构建多元育人课程建设,彰显师生博雅,建设学校特色。坚持确立以多元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将国家课程作为基础型课程,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合为拓展型课程,又将拓展课程分为核心拓展课程、微型拓展课程和实践拓展课程。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建设课程、实施课程和发展课程来展开的。坚持“多元课程 生命课堂 让师生幸福成长”的课程建设理念,在我们的学校,教师可以人尽其才,开设多种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和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坚持学校特色发展,我们就是要把学校发展成为具有特色课程、具有特色文化的区域农村特色小学。
6.课程建设的精细、深化、特色,在多远课程一级二级三级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展开四级课程的规划研究工作,形成规划图,细化多元课程建设体系网络。
7.构建优质高效的教学科研体系。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不同年龄段有所侧重,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基础课程明确主体达标教学方案为主线,学习方式变革之策略研究作为基础课程的研究重点,通过课题引领的方式进行,严格执行主体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我们自己的“主体达标多元课堂教学操作体系”课堂教学特色,要进一步研究主题活动探究学习环节的目标指向问题,我们还要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创建学科教学模式、学科课型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独特的教学模式。
8.构造鲜明的德育特色。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准“五育并举”体系中的短板弱项,保持定力、持续用力、精准发力。要绘好爱国主义同心圆,推动教体融合,划出美育硬杠杠,构建劳动教育责任链条,打通家校连心桥。围绕“弟子规”诵读和践行工作构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围绕书香校园建设养成师生自主阅读,开展经典诵读涵养博雅师生,培养“团结 求是 勤奋 进取”的校风,注重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成长”的人才。
9.“双减”背景下的新挑战。五项管理、双减和课后服务相结合,统筹安排,防止增加孩子过重的课业负担,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做到减负不减质。以“优化课堂,减负增效”为主题,以夯实常规教学为工作主线,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学校各部门要做好课后服务、课后延伸服务、晚上回家和假期的安排和管理,精细服务内容和形式,班主任要协调任课教师,安排好任务,实行周备案制,在班级公示,服务教师要认真负责加强管理,监督学生完成任务,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做好检查反馈,带班领导要加强监督,实行等级评价,纳入课后服务费发放。课后服务与微型拓展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学得好、有特长。
10.实施“建设学习共同体,办‘一个都不能少’的真教育”。规划与乃林小学形成学校层面的学习共同体,保障学校管理干部和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卓越成长,保障每一个孩子实现高品质学习。
11.三结合教育助力学校发展。坚持把合作共赢作为学校对外关系准则,积极开展校内外合作与交流,引导地方政府、村、家委会等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接受改进学校工作的合理建议。
12.做一个反思、总结型的校长,不辞常做育苗人。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程度,培养创新能力和思维,不盲从、不懈怠、不跟风,把思考和做事根植在学校的这片沃土上,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往前走。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新的规划已经制定,目标已经明确,为了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新学年,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实现学校“十四五”精彩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