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下这个标题,其实已经为自己感到脸红。踏上教师岗位以来,类似于此的计划也是写过好多次了,但却没有一次是经过认真思考再动笔的,大都是草草完事作为材料上交学校,然后很快就不知去向了。又何谈执行。
昨天,在文芳老师所讲的“教师成长的三个层次”里,惊闻“成为职业教师”是其中的第二层次,我才发现自己之前一直误解了,以为持有教师资格证且正从事着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就是“职业教师”。现在看来,我充其量只是刚刚走完第一个层次的“五年朦胧期”,正要迈进对自己职业已经产生认同的第二层次。
虽然已经工作15年了,除去之前任教英语学科不计(那段时日倒很平顺),过去5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历对我而言,就是朦朦胧胧的五年。我深深知道语文对学生生命成长的意义以及在他们以后生活中的作用,但我常常迷茫的是究竟该着力抓好眼下学校和家长都需要的分数还是一个个生命需要的精神养分。一方面我在凭着感觉执教,另一方面我又在不断地尝试着自己的一些想法。因为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标准,也没有寻找到合适的套路,我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与特色。同时我也在尽力加强自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素养,于是,我涉足了有关班级管理、语文教学、儿童心理、家庭教育以及文学著作等类型书籍的阅读。也数次被学校安排外出学习。
所谓少则得,多则惑。仅管看似一直在努力,我始终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状态,完全没有找到当年教英语时的那份从容与自如。
2019年9月,我重新开始任教一年级语文时,教材已和五年前不同。换成了全国统一的部编版,语文界也出现了“语文要素”与“语文核心素养”这些说法。对于学生的读、写、说等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与目标。抛开别的不说,光是备课,我就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心思。我不能再向过去那样想到哪就去突击哪了,我得系统规划地熟悉与了解这套教材。
加之,文芳老师也讲到,提升自我的学习不是漫无目的地阅读,而是要有具体指向、针对性地分期去地实现一个个小目标,我觉得我当下缺的就是这样一种意识与行动力。
接下来,三年职业规划由此展开:
1阅读:以语文学科的专业阅读为主,儿童阅读、人文阅读为辅。熟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了解小学123年级语文课本各单元语文要素,重点拜读孙双金、于永正、窦桂梅、薛法根等老师的听评课案例与教学实录。在阅读中养成分类记录甚至背诵的习惯,不能把书读了就放下不管,还来不及实践运用就遗忘了。阅读何捷等老师关于儿童读写方面的著作,同时也读一些学生读的书。人文阅读继续以《论语》《道德经》为主。争取读懂读透。
2写作:坚持撰写班级班记叙事,有意识地写一些语文学科的教学反思、教学案例。
3教学:力争每学期都有两节公开课,一节语文课与一节阅读课(整本书或单篇)。即使没有公开课,自己也要当做公开课在班上进行。练就一定的听评课技能,形成自己的语文教学理解与认识。
4网络学习:认真完成新网师为期三年的学习课程,按时、优质完成每学期作业,争取顺利毕业。(每学期根据所选择的课程不同,学习的书目也不同,作业要求也不一样,能否毕业其实很难说)继续收看东南教科院的名师课堂观摩视频课。继续收听橘林读书会教育写作课程。
写到这里,回头来读这1234,仍觉得有些笼统,并没有具体到哪一年、哪一月。但又好像这些事即使不用写出来也是我已经想好了要去做的。那么这份规划是否还有意义呢?
我还真是个只爱写总结,不爱写计划的人。历来如此。也有人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我更相信“学而时习之”。所以,把知识运用到实践才是最真切的。因为听了第二讲的课,脑子里想到了这些,于是就马上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