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中国人心中一定也有一个不一样的苏东坡。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也蕴含了很多家庭教育的道理。
未雨绸缪、耐心等待的祖父
全书的第二章《眉山》描写了苏东坡出生的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家族熏陶和社会风俗。
从脾气性格看,苏东坡似乎更像他的祖父,老人家有两件事情格外令人佩服。一是这位老人平时喜欢以米换谷,到了歉收的荒年,他就把耐存储的谷子拿出来救济亲朋和邻居。二是他的儿子,苏东坡的父亲苏洵直到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有朋友问他为什么儿子不用心读书他也不肯管教,他却很平静地回答:“这个我不愁”。
从这两件事情中,我们能看得出老人家虽然不识字,却是一位有智慧、有胸怀的人。风调雨顺的时候他会未雨绸缪,铁树还没开花的时候他会耐心等待。
和这位老人相比,我们现在做家长的是不是都太沉不住气了。孩子在娘肚子里就开始胎教,上幼儿园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上小学开始就各种补习班、培训班,中学阶段更是压力山大。与其如此,倒是不如学一学苏东坡的祖父,耐心等待,让子孙受家族的熏陶。如果家族中都没有学习的氛围,没有书卷气,那苏东坡也走不出眉山,我们也看不到唐宋八大家中苏家就占了三席。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太大了,我们也许只会去分析一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而林语堂先生却带我们走近那个时代、那个空间,如亲临其境一般,让我们仔细看一看苏东坡生活的环境。
仔细想一想,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不也跟时代、跟家庭环境、跟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吗。读林语堂先生的文章,好像是导演拿着摄像机,带我们由远及近,画面一点点拉近,主要人物还没出场,但是周围的烟火气已经让你身临其境,想要一探究竟。我想这就是大家风范,这就是高手的写作!
给了孩子幸福童年的母亲
书中有很多有趣的场景描写,让人有很强的画面感和代入感。林语堂先生也并没有身临其境,这些场景应该是他翻阅古籍之后自己的理解与想象。比如苏东坡童年时期见到的羽毛极其美丽鲜艳的小鸟、光着脚各处跑的使女、孩子们自己掘出来的砚台石材……最有趣的是掉进瓮里假死的小老鼠,实在是有趣的很。还有一帧画面印象极深:
母亲教童年时代的苏东坡读《范滂传》,苏母为范滂舍身取义,宁死也与宦官斗争的精神感动。小东坡抬头望了望母亲,问道:“母亲,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你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从此,“勇敢无畏”的种子根植于心,伴他一生。家长永远是孩子内心最深、最坚强的依靠,未来长大后的路无论多么坎坷,根植在小东坡心中的勇敢无畏面对困难的那份果敢坚毅永远屹立不倒,因为母亲是支持他的。果真,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
做孩子榜样的父亲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是孩子的榜样,父亲的格局往往决定着孩子未来能抵达的高度。
父子三人进京赶考之时,书中是这样描写的:“父亲则深沉莫测,对事对人,一概不通融假借,因此处世则落落寡和,将身旁这两匹千里之驹,随时勒抑,不得奋鬣奔驰。”在林语堂先生的笔下,苏父是有些激烈的性格的,他疾恶如仇,而这正是晚年苏东坡的性格特点之一。苏父一向坚持文章的淳朴风格,力戒当时的华美靡丽的习气,为两个儿子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而苏家两位公子又格外争气,真是雏凤清于老凤声。
这样的家庭氛围,正适合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所以,天才不是生而有之,一定与其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苏东坡对孩子的期许
苏东坡曾为他和朝云的孩子写下一首《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世界上,哪有父母不期待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呢?在经历了半生的宦海沉浮之后,人过中年的苏轼发现,一切聪慧所带来的荣耀,皆有散去的时候。或许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健康,无病无灾,就是最大的福分。
林语堂先生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一家人赴京赶考途中经过长江三峡时一处又一处的凶险,象极了此后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一生。在途中苏东坡也曾仰望在天空中悠闲自在驰骋盘旋的苍鹰,发出过这样的疑问:为了功名利禄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镣铐的夹锁,是否值得?
我们穷其一生,所追寻的到底是什么?如果知道自己的一生都会坎坷曲折,是否还有胆量前行?是否还舍得放手让孩子去探寻外面的世界?
人生如梦,一出戏演得如何,只有在落幕之时才可以下断语。就像苏轼一家,明知道旅途中会面临很多凶险,却依然踏上了离开故土,远赴京城的旅程。途中他们从容自在、饮酒玩牌、吟诗作赋、赏玩沿途美景,好不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