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一些影视作品中,还是一些文学作品中,不乏有这样的例子,一个人从小比较笨拙,又不被别人看好的人。他的命运往往会成为最好的那个人,在那些故事中告诉我们的是一个朴素的道理,勤能补拙。事实上,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没有什么捷径,更多的是书上无路勤为径。
某个层面上来看,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脚下的路。每当看到那些名言警句的时候,总是会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可是,在他些名言警句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勤奋。看一下古人对勤奋的定义,那些用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常常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和抱负。
回过头来再看一下身边的人,好像很少有人再愿意用勤奋的态度去把某件事情做好。之所以会这样?我想应该是有以下三点,首先是衣食无忧,其次是看不到勤奋的目标,第三点是没有好的时间规划。
先看一下第一条,现在的生活条件普遍的没有衣食上面的忧虑,至少不会像上一代的贫困状态。经历过贫困状态的人们,都会有一些贫困的记忆,在那样状态中生活的人们,勤奋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出路,什么样的出路是好的出路,能吃饱饭的地方,就是好的出路。
现在的物质条件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温饱需要,满足了温饱之后的人,如果没有精神上的需求,更多的可能会倾向于物质享受方面倾斜。事实证明,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思想的影响,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是高尚的,他的行为也会显得高尚,反之亦然,那些行为猥琐的人,其思想也不会是高尚的。进一步的来看,即便是一个行为猥琐的人,如果能够走上正途,亦是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有两个人物,可以说是勤能补拙的典型例子,一个是郭靖,另一个是杨过。前者生性愚钝,但是天性勤奋,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砺,终于成为一代大侠。后者生活在妓院那样的底层社会,却没有墮落和沉迷,通过勤奋和努力,最终也成为了一代大侠。
某个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亦不乏通过勤奋的努力,实现人生目标的例子。可是,真正轮到个人去勤奋努力的时候,会发现在勤奋努力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在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当中,其中的一个拙字就是许多人的绊脚石,也可以说,很多人都是倒在了这个拙字上面。
甚至于有些人把拙当成一种不勤奋的借口,有了这个借口,可以顺理成章的不再去勤奋。其实,这样的态度就是一种驼鸟策略,以为把头钻在沙子里就可以没有事了。殊不知,这样的态度,只会使得那个拙表现的更为突出。
一个真实的情况,没有人天生的就会擅长做什么。那些在某些领域的高手,常常是善于看到自己的短板,并且能够在特定的场合中刻意练习,把短板锻炼成长板,把长板加强。由此可以看到,勤能补拙中勤奋的意义,更多的是通过个人的勤奋,使自己能够在某一方面变得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