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Echo,世上的人喜欢看悲剧,可是他们也只是看戏而已,如果你的悲剧变成了真的,他们不但看不下去,还要向你丢汽水瓶呢。你聪明的话,将那片幕落下来,不要给人看了,连一根头发都不要给人看,更不要说别的东西。”
昨晚若不是某人回来了,小米是断不想放下书本的。但毕竟聚少离多,还是要多给一些时间,彼此温柔相待。
这段文字一直驻留在小米的脑海里,让小米想起了自己的导师,想起了最近的一些人,想起了前不久生的那场病。
小米的导师是聪明的,她在昏迷中醒来,还是不愿意告诉她和她的学生们,她已时日不多。
小米一直在想,她这样的谢幕,真的如大朵的芍药一般,干脆利落,即便掉入泥土,仍然是最完整的模样。
是的,导师从退休开始病了两年多。那两年里,小米很想她,一直说要去看她,可她每次都婉拒了,不是在美国就是说很忙。
那两年,小米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希望能够在导师那儿,寻得一丝指引。她没有母亲了,导师是她的贵人,也很愿意去扶持她。她无私的,不求任何回报地扶持她。
实际上,小米未毕业前,她便已被诊断出来,得了一种病。所以她总是要上厕所。但小米好奇时,导师还跟她打趣,说老师的保养秘诀,就是不断地喝水,不断地上厕所。
小米也很容易就相信了。万万没想到,导师竟从那时候起,已经得了一种神经炎,会引起大小便失禁。
导师真的去了美国,可是去治病的。可国外的医生告诉她家人,神经炎有两种,一种可治愈,另外一种不可治愈。而小米的导师,恰恰得的是不可治愈的那一种。
小米后来听导师的先生回忆说,实际上那两年她很想她的学生们,可病痛的折磨,让她全身浮肿,整日以呼吸机为伴,几乎全变了模样。
她不想让小米看到,也不想让任何人看见,直到最后,她瞒了所有的学生,甚至单位的同事。
最终以她想要的方式落幕了,正如她率真坦荡的性格一样。她祖籍是东北人,在湖南长大。明亮的大眼睛,总是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同时又宽严相济,待小米如自己的女儿。
小米不擅长手工,但织的第一条毛巾,却是给她的导师妈妈的。甚至课间时分,都在赶工期,只为天气寒冷之前,能围到老师脖子上。
其实她知道,在省府大院长大的老师,衣服鞋袜都是在友谊商城,哪能看得上我这花几十块买的普通毛线,笨拙的阵脚织的毛衣呢。
可导师给了她一个大大的hug,然后又回送了很多东西给小米。
小米至今无法想象老师得病后的样子,脑海里全是她精神矍铄的音容笑容。
“老师,您得逞了。”小米望着窗外的天空,心里默默地向她微笑。
她最近也生了一场病,来得很突然,当然也没有持续太久。但病中的滋味,她难受的同时,却着实希望一个人,独自呆着,静静等着这场烧热,从身体里褪去。
体温上升后,盖了两床被子,仍然打寒颤。风扇里的一点风,却像冬日的寒风一样。只好离风扇远远的,同时也离客人远远的。客人也是家里亲戚。
本来作为女主人是要陪客人的,但那一刻,她不想让别人心里有担忧,也不想让他们看到她憔悴的样子。
她心里知道,她刚打过疫苗,有可能是迟来的副作用,也有可能是白天冷热交替,让肠胃受了寒凉,总之,没有胃口,一直畏冷,全身酸痛。
她心里也有点害怕,是不是疫苗失效了,反而变成感染了,可只有发热,咽痛,也没咳嗽,胸痛之类的。她默默祈祷,千万不要是新冠。
她也不管女主人的客套了,便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不愿意出去,一个人抹药,一个人退烧。
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跑过来,又是端茶递水,又是找了退热贴。先生去药房买到了退热的药,孩子们又赶紧拨开包装盒,给妈妈送过来。
小米知道,亲人们永远都在,心里也很因为,阿姨和客人也一直过来劝导,要小米赶紧去医院,看样子比较凶险。
那一刻,小米也许有一丝明白,病人内心的感受。虚弱无力的她,什么都没有想法了,只能全身心地接纳身体的疼痛,可难受似乎没有尽头,却始终没有哼一句。
她其实不希望先生睡在她的身边,不想让他看到她一脸苍白的样子。也许正如导师当年,不希望我们看到她病中的模样。
所幸的是,一粒退烧药后,大概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左右,身上的热和痛,如潮水般,慢慢褪去了。虽然胃还是很难受,但多少她不怕冷了,也有了一点力气。
第二天,小米还是坚持去上班了。这次突然间发烧感冒,也让她明白了,自己内心的倔强,其实跟导师,跟三毛是一样的。
小米其实越来越不爱看微信了。因为朋友圈里,总是有各种筹款,微信群里,甚至还有熟悉的人,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了管子,躯体瘦骨嶙峋。
就那样无数人转发,无数人捐款,然后那副样子,就暴露在了公众眼中。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是筹钱救命,可在公众眼中,也只是看着熟悉程度,捐上一笔或者纯粹路过。
小米不想,一点儿不能想象,自己被人同情地围观着的样子。她不要!
病中时,昂贵的护肤品,按摩spa,光鲜衣服,名牌包包,手机微信……全然已成为苍白无力的身外之物。
当下能舒服起来,小米心中充满感恩。在身体健康,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的时候,尽可能多地去做一些利他的事情吧。
若不可避免的有那么一天的时候,她也想让人,只记住她最好的模样。
(无戒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