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第67/365天
今日阅读《考试脑科学》
———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
【日】池谷裕二 高宇涵【译】
第4章:不可思议的睡眠
一、睡觉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在我们睡着时,脑会以各种形式整合信息,然后检查信息的一致性并“整理”过去的记忆。海马体,就是在此时对信息进行审查,判断这些信息是否必要。因此,如果不睡觉就相当于不给海马体整理并选择信息的机会,结果就是,那些因为海马体来不及整理而杂乱无章的信息最终会被全部抛弃。
要让知识记得更牢固,就必须重视睡眠。
要想不辜负自己为学习所付出的努力,就必须制定一个既能完成任务又能保证睡眠时间的学习计划。
二、梦能培养学习实力。
大家是否有过以下这些奇妙的经历:学过的内容,过了一段时间后理解的更为深刻了;之前怎么也想不明白的知识,突然在某一天恍然大悟就理解了;练钢琴时有一段曲子总也弹不好,一堵气就去睡觉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后再弹,居然能流畅的弹出来了。
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叫做记忆恢复。这种现象说明我们睡着的时候,大脑的信息得到了很好的分类整理,也就是说做梦时我们的记忆能得到巩固。
但反过来说,这也意味着我们学到某些知识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让记忆恢复,从而充分发挥作用。
我想到:
一个知识点如果你学不太懂,不要着急,除了反复学习之外,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大脑分类整理信息,这样我们就能把它学会。
一道题如果做不出来,不如先把它放在一边,过一会儿再做,没准就能想出来了。
三、睡眠和记忆。
人的睡眠过程一般有浅睡眠和深睡眠呈周期性反复交替进行。当人处于浅睡眠期时,虽然本人已经睡着了,但是眼球会无意识的快速转动。前面我们讲过能促使人脑产生LTP的某种脑电波,正是在我们处于浅睡眠状态的时候产生的强度最大。
对人脑中杂乱无章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使之转变为可用的状态,正是睡眠的作用之一,睡觉虽然不能增加知识的“量”,但却可以改变知识的“质”。
不仅夜晚的睡眠具有巩固记忆的效果,午睡也同样有效。
睡眠发挥作用的重点并不在于“睡着”,而是在于要“停止向脑输入信息,给脑整理信息的时间”。实际上,即便人处于清醒状态也不要紧,只要安静的待着,海马体就会开始整理信息。
四、“分散学习”和睡前记忆
下面我们来了解两种能够有效利用睡眠发挥效果的学习方法。
1、分散学习方法。
每日持之以恒的学习方法被称为分散学习。这里的“分散”并不是指注意力不集中,而是指将学习活动分散在不同的时段进行。
与之相反,还有“集中学习”,指代“临阵磨枪”的学习方法。“集中”一词表示这种学习方法要在短时间内一股脑的学完所有内容。
这两种方法哪一种学习方法的效率更高,记忆效果更好呢?研究员将参与者分成两组,一组是集中学习小组,在测试前一天一口气学完了所有词组;而分散学习小组,则在测试前两天来学习词组,在第一次测试中的两组成绩相差不大,但是在第一次测试后的第2天再进行测试时,发现分散学习小组的遗忘速度较慢,而一股脑学完所有词组的集中学习小组,很容易把这些词组一股脑的忘记。虽然这两种学习方法取得的成绩相同,但如果从培养长远的学习实力的角度来看,还是坚持每天勤勉学习的分散学习法更有利。
我想到:学习要细水长流,而不是考前突击学习。
2、晚上记忆比早上记忆好。
对人脑而言,睡前1~2个小时是记忆的黄金期,在睡前学习趁着还没有忘记刚记住的知识就赶快睡觉,这是保持记忆的一条铁则。
我想到:睡前刷手机,不如读两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