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从幼儿园带回了流感,期间也想过是不是戴口罩防范一下,但觉得家人之间当然有点怪怪的,于是这道防线没有建立起来,接着一家人一个接一个地中招,而且还有交叉反复传染,颇为壮观。
也知道流感是病毒而不是细菌造成的,通过接触或飞沫等渠道通过眼、鼻、嘴传染,把这三块有效防护好,也就能有效预防。
一、洗手
据统计,每人每天用手接触面部1000次以上(脑补一下,揉眼睛、挖鼻子、剔牙齿……),显然及时洗手是绝对必要的。
“及时洗手”是医学界少有的几乎全部一致同意“有效”的流感预防方式,但它的重要性在民众中被普遍低估,尤其当我们面对的是“呼吸道传染病”。
所有人在流感季节都要更注意洗手——我们之中同时有健康者、患者、有传染性的隐性感染者、自我防护意识或能力较低的高危者——自己在接触可能受污染的公共物体表面时应洗手,而手接触到自己的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后,或接触鼻涕等)后更应洗手。
二、口罩
口罩可同时在三大防控步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中都起到关键作用,且只有它有被大规模、低成本及副作用、快速普及的现实可行性。
感染源:感染者佩戴口罩,即相当已实现“自我隔离”的主要效果——能有效阻挡住含喷嚏在内的大、小飞沫;同时,口罩腔体内形成的局部环境对于病毒来说“高温高湿”,不利其存活与传播。
传播途径:口罩拦住了飞沫,过滤了呼出空气,也将有效减小感染者的手直接触碰自己口鼻导致接触传播的可能。
易感人群:健康人群佩戴口罩,则直接保护了口鼻——飞沫被拦、空气已过滤,并同样有有效减小佩戴者接触污染物后又直接接触自己口鼻的可能;同时,“呼吸小环境”整体变得温暖湿润,有利于相对增加呼吸道自身对各种病原体的清除能力。
如何正确地选择口罩和佩戴口罩?建议直接阅读,最好全文阅读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863727
其实早在1910年,中国第一款现代型的防疫口罩就被发明,发明人是首位毕业于剑桥大学的华人医学博士伍连德……
但如今在医院流感(呼吸道传染疾病)就诊的人群中带口罩的不多吧,而在邻国……日常口罩佩戴成为空气清洁防护首选以及患病时的基本礼仪。
三、换气
“通风换气”对流感预防的重要性也被低估,很多发生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染,都与近距离接触时的空气中病毒浓度偏高有关。“通风”的本质,是“快速、大幅降低(稀释)空气中的病毒浓度”。
对于流感(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所住的房间,建议考虑的换气次数是 6 次/小时(或更多)当室外空气足够好时,打开门窗就是减少室内PM2.5浓度的最好方式(以及超标房间的甲醛、氡气等气态污染物),效率远高于各种家用设备。
至于疫苗,流感病毒一直在快速变异,而药品生产则需要大量时间,所以疫苗实际上无法针对“正流行的病毒”生产;且,让疫苗起到应有效果,需在感染前至少提前2周接种(儿童则是4周),显然不算实用。
至于药物,全球至今没有任何现有药物对“预防流感”有效(包括我国传统药剂);且,世界范围内,“在所有开出的药物中,一半以上配药或销售不当,而且有半数患者没有正确用药”;在用药规范程度领先的美国,甚至在 2016 年仍有超过 6 万人因不合理用药致死。再想想国内的情况……
以上都是阅读摘要,还是源于前面那个链接
流感:真相、传播、疫苗、感冒药、口罩、空气和我们——《史上最啰嗦·流感预防指南》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863727
其实流感的杀伤力是惊人的,要知道流感曾经中断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人类目前还没有什么有效黑科技能够应对,最好的方法就是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空气新鲜干净,从这些基本的良好生活习惯入手,保持家人的健康,预防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