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坤》中有“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的文辞,大意是说:黄色是中央之土的颜色,代表内心,君子的内心通晓天理,居于中正的位置,内里美好,通畅发散于肌肤四肢和所行所为,于是达到最美好的境界。隋唐之际的经学家孔颖达在其注疏中解释“事业”说“所营谓之事,事成谓之业”,进一步指出了事与业的联系,清晰地阐释出:将一件事情从最初的策划构思,到中间过程的运营管理,直到实现最后阶段的成功与坚守,就是事业。
综上所述,“事业”的意思正如《现代汉语词典》所归纳的:“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有的人做事业,是为了帮助别人,就像那句“举而措之天下之民”所说的,他胸有天下,有万民;有的人做事业,却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帮助别人的人,格局愈大,眼界愈高,成就亦愈大;反之,心里只有自己的人,犹如绝路于途,不仅自己不得顺风顺水,也可能给别人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不可否认的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来支撑。曾国藩在《冰鉴》一书中曾有言“事业看精神”,指明了人的事业能否成功,只要看其精神状态便能参详出一二来。一个人若要成就一番事业,决非凭借言语就能办到的,天时、地利、人和自不必说,还需有金不换的诚信、雷打不动的决心、披星戴月的勤奋、强健的体魄以及爱惜时间、善用时间等诸多条件,方能于事业有所创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