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相思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虽被后世冠以“后妃之德”的名声,但悉心吟诵后,你会发现这是一首多么单纯的情诗——一个谦谦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出他思慕时的辗转反侧,写出他臆想中的欢乐喜悦。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流水能够畅快不停,一路向东,水草能够自由自在,随水流摆动。我的心啊,却一刻不停地在思念。何时才能够与她相见相爱。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在梦里,只有在梦里,才能实现我的心愿,弹琴鼓瑟向她倾诉衷肠。
为什么将这一首排在《诗经》的第一位,或许并没有什么原因。
《论语》中多次提到《诗经》,具体评价的只有这一首《关雎》,那句评价也是大名鼎鼎——“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多么中肯!虽然未能如愿,但是并不存在落泪的感伤。有的只是一片明亮。
后世的唐诗宋词,在抒写相思之情时,有的是“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思妇的悔伴随着明媚的春光而至。有的是“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恨意与思念并行,折磨着人;还有“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总归是说不尽的一个“愁”字。
而关雎呢,虽然未能相亲相爱,自己的心意对方是否得知,对方对自己是个什么意思,都不甚明了,只是一厢情愿地辗转反侧睡不着觉。明摆着就是无计可施的单纯。
这首诗有人说是民间情诗,因为从字面上看,大抵如此。一见钟情的传说故事,民间有很多。牛郎织女,是一见钟情;董永与七仙女,是一见钟情,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也是一见钟情。就连那写了桃花诗的崔护,也是如此。
据说,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Weismann),曾经就此主持过一个实验,结论是一见钟情只需要30秒。
现在的人会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见钟情,所那谓的一见钟情,不过是你遇见了那个你一直想遇见的人。
君子对淑女就是如此,这就是命运中理应存在的那一个。也许是等待了许久,也许是寻觅了多时。就在此时此刻,就在水草茂密的水边,遇到了自己的一见钟情。朝思暮想也可,辗转反侧也罢,因为是这一个,愿意如此。
还有人说这是描绘的贵族生活。
从君子这称呼讲,哪里会有平头百姓被称为君子的。
从弹琴鼓瑟的形式上看,一般场合是配不上这些高档乐器,一般场合也不会随便弹琴鼓瑟的。
因此得出结论,这是贵族生活,甚至是婚礼上的一首礼仪用曲。
是啊,也有道理。既然是婚礼用曲,更是得喜兴一些符合要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