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9SegmentsoftheInternalCarotidArteryDuringEndoscopicTransnasalandOpenCranial ...

Segments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uring Endoscopic Transnasal and Open Cranial Approaches: Can a Uniform Nomenclature Apply to Both?

题目:经鼻内镜和开颅手术中的颈内动脉分段:一个统一的命名法能适用于两者吗?

作者:John J. DePowell, Sebastien C. Froelich Lee A. Zimmer, James L. Leach, Alexandre Karkas6,Philip V. Theodosopoulos, Jeffrey T. Kelle

关键词:内镜经鼻入路  颈内动脉  命名术语

缩写和首字母缩略词:GSPN:岩浅大神经  OCR: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  PCoA:后交通动脉  2D:二维

背景:神经外科医生对三维显微开颅视图的颈内动脉(ICA)及其经典的解剖分段是十分熟悉的,但当放在经鼻手术中独特的二维视图时就可能难以理解。

目的 我们重新考虑了1996年对颈内动脉7段(C1-C7)的分类法,在尸体解剖中比较了内镜鼻蝶入路和额颞开颅入路的动脉走行。

方法:五个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头部注射了彩色硅胶,用CT薄层扫描的方法进行了骨和血管分析。经鼻内镜解剖观察ICA的颅内走行,并与双侧额颞开颅观察到的岩段(C2)到交通段(C7)进行比较。

结果:我们对1996年ICA的分段进行精炼,为鼻内镜下其前颅底的轨迹提供了一个解剖理解。ICA的走行改变,最初称为循环,现在称为弯曲(即,意味着方向的变化),当ICA进入颅底时,存在4个弯曲即C2, C3-C4, C4, 和 C4-C5。我们讨论了ICA节段的某些有问题和经鼻内镜入路的识别标志。

结论:我们对ICA各节段的分类实现了经鼻入路和开颅手术的一致性,且不伴有临床或解剖上的妥协。这一既定命名法的普遍应用可以避免新的和误导性的术语,尊重各段的解剖标志,并为学科之间的清晰交流提供一种通用语言。


鞍旁区的鼻内镜视角
黄绿部分为C4海绵窦段

注:本文章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商业转载,谢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