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是清代文人王永彬的家庭谈话记录,全书以明理、处事、做人为中心,分别从“明理、为学、修身、齐家、教子、待人、处世”等方面,阐释“立德、立功、立言”的主旨要义,揭示人生在世的基本遵循和价值追求,被世人称为“东方人智慧珍品”。
全书告诫世人为人处世要明理向善、心平气和,切忌违背乡俗、自命清高。通篇都是三言两语,但可谓“立片言而居要”,语言虽然简洁,内涵很是深刻。贯穿全文的主旨思想,大都是正宗的儒家学说,修治齐平、正心修身、向上向善,对世人启发很大、受益匪浅。
生命有穷期,学问无定数。天地无穷期,生命则有穷期,去一日,便少一日;富贵有定数,学问则无定数,求一分,便得一分。生命有期只能为减法,学问无限却可做加法。人生在世,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学习无限的知识,做出无限的事业,值得每一个不甘虚度、积极上进的人思考践行。
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眼前的得与失在所难免,同时也是时刻在消减转换的变化着,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争执。相对于身外之物的得失,自身智慧和能力的增减,才是人生应该执着追求的,内因的强大,才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必备条件和强大动力。
良心不可丧,正路不可舍。天地生人,都有一个良心;苟丧此良心,则其去禽兽不远矣。圣贤教人,总是一条正路;若舍此正路,则长行荆棘之中矣。守良心,走正路,此乃人生之真谛。良心是人类与禽兽的分界线,正路是好人与坏人的标识牌。不泯天良,长走正路,是每一个人都要坚守的人生座右铭。
亡羊尚可补牢,羡鱼何如结网。图功未晚,亡羊尚可补牢;浮慕无成,羡鱼何如结网。干事创业、谋求上进,什么时候都不会晚,付出总有回报。停留在浮想联翩和羡慕嫉妒之上,不付出行动和脚踏实地耕耘,永远不会取得成功。亡羊补牢永不晚,临渊羡鱼事难成,值得每一个人反躬警醒。
矮板凳,且坐着;好光阴,莫错过。板凳要坐十年冷,一举成名天下知。读书学习是件苦差事,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受得了苦楚,珍惜美好时光,博学慎思、学思践悟,坚信“苦心人天不负”,一定会有所收获和汇报。
享受适可而止,学问永不知足。身不饥寒,天未尝负我;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物质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吃穿住用行基本满足,上天也算眷顾,可是,物质条件愈是丰厚,学习提高进步的欲望和实践偏偏在减弱、消退,扪心自问、于心何忍。有幸生活在新时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厚,精神层面万万不可停滞不前。
名言警句,寓意深远,犹如人生旅途中指路司南、航行灯塔,值得每一个深思笃行。
今日周末,读书品茗,简单感悟,是为二次日更第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