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于瞭望理想国【公众号“瞭望理想国”: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思考了】
媒体的“自我感动”:的哥闯红灯救人未果后“失声痛哭”
原创 2017-09-18 卫风 瞭望理想国
摘要:感情消费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普遍的做法,煽情化的议题也在一波又一波的舆论潮水中来来去去。有人说,互联网上没有哪种感动能超过一天。我们至少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别让自己轻易的感动和同情被操控。
我是卫风
我猜,你一定是一个喜欢深度阅读的人
或许,这并不是一个多大的新闻。这条新闻也并非时新,近日多家媒体将旧闻转发,网友纷纷为这位的哥点赞。
【贵州的哥连闯3红灯未救回重病小孩 失声痛哭:我已经尽力了】7月30日,日前,贵州省都匀市的哥李乐军路遇带小孩急诊的一家人。当时,孩子患了急性血液综合病,脸色发白,身体发黄,伴有抽搐,已经昏迷。为抢时间,李师傅开着双闪灯疾驰,接连闯了三个红灯,原本20多分钟的路程,李师傅只花了5分钟。赶到医院后,医生进行了心肺复苏等一系列抢救,但还是没能救活孩子。听闻噩耗,李师傅泣不成声:我已经尽力了。经核实,当地警方对其闯红灯行为免于处罚。(中国日报)
9月13日的微博新闻
这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扶起摔倒的老大爷遭讹,不是拾金不昧反被骗,也不是花季少女跳河自杀施救者溺亡……我们的思维常常被媒体宣传的这种标签化所固定,总认为做好事反倒没有落个好下场,我们心中的恐惧慢慢地被过度透支。然而,救人之急的情况下,的哥想的只有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毕竟红灯之下,人命更重要。
有网友说,没出事就是好事,如果出事了,这个的哥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但是我还是支持这个司机,中国还是需要血性的人,民族的脊梁真的不多了。也有网友讲起自己的经历:5年前,曾经也有个武汉的好的哥打着双闪把我儿子从纺织大学一路狂奔送到广州军区总医院,你们能体会妈妈抱着孩子看着他不省人事的心情吗?我万分感激那个好心的哥。
你可以相信自己出了事“吃不了兜着走”,可为何偏偏要诋毁民族的脊梁。好人终究会做好事的,有些人偏偏被这个社会的不公所吓倒。时间与死亡在竞争,我相信大多数司机都会选择把人命放在首位。就像那位曾经历过儿子病痛的妈妈,对出租车司机的感激之情无法言说。这场救援中,的哥李师傅开着双闪灯持续鸣笛的做法毫无疑问是值得称赞的。连闯3个红灯,花了5分钟将患者送到医院,在这种紧急情况中,一分一秒都是对病患的负责。
从行车记录仪可以开出,李师傅很热心,建议孩子的亲人掐人中让孩子保持清醒赶快送往医院。一路上疾驰而行,也不断有车辆避让。“不幸,孩子没能救活。听闻噩耗,李师傅泣不成声:我已经尽力了。”不禁对这种描写式的报道产生疑惑,为何明明可以看出视频的拍摄者是李师傅,而明明是身穿深色T恤的孩子亲人在墙角泣不成声,李师傅的失声痛哭从何而来?
少一些煽情化的自我感动,多一些认真的调查与事实。不知道媒体是不是为了凸显李师傅的乐于助人,便把李师傅描写成“泣不成声”。虽然李师傅在这场生死救援中未能跑过死亡的脚步,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他的语气中读出一丝自责,而媒体却令人堂皇地加之“失声痛哭”。李师傅作为出租车司机本身的职责是接送客人,而他乐于助人的义举也得到了广大网友的认可与赞同。如果“失声痛哭”能够让这场悲剧显得更为悲惨的话,媒体这样的宣传也更能符合一个大家印象中“好人”的标准。
不仔细观看这段视频,自然很容易会被媒体宣传的情绪引导,和大众一同沉溺于赞美的歌颂之中。然而眼睛看到的也并非事实,我们没有办法还原当时的情景,甚至也并不知道这家媒体到底有没有去采访李师傅。不止中国日报没有意识到这一处的描写过当,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媒体也纷纷在微博上转载分享。但是赞美的哥的同时,我们又有多少人对失去生命的孩子保持一份关怀与同情呢。
8月2日的微博新闻
如果再加搜索发现,中国日报在8月2日也曾发布过一次这个新闻,新闻标题为“热心的哥连闯3红灯,仍未救回重病小孩:尽力了”,但是并未形成舆论高峰,寥寥评论与转发量也并未造成较大的影响力。可在9月13日再次报道的新闻标题为“贵州的哥连闯3红灯未救回重病小孩 失声痛哭:我已经尽力了”。两次报道内容相似的情况下,情绪化的煽动为之带来了更大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如果我们置身于媒体为我们设置的话题中流泪感动,只不过是被这个社会的虚假所蒙蔽,真正消费我们感动的却是编辑绞尽脑汁吸引眼球的内容。
我们可以看出李师傅的确已经尽力了,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连闯3个红灯与死神赛跑。感情消费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普遍的做法,煽情化的议题也在一波又一波的舆论潮水中来来去去。有人说,互联网上没有哪种感动能超过一天。我们至少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别让自己轻易的感动和同情被操控。
END
问:做这个账号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啦。
嘿嘿,其实呢,一方面是自己比较懒,没有人督促自己,看书写文章也比较拖延。所以,本公众号“天地为证、日月可鉴”,监督自己。另一方面感觉自己读书、写文章较少,能力有所浅薄,不断提高自己。我们或许形影单只,尽自己微薄之力吧。
我相信,读书、评论、观影是一个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