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弯道超车,有的孩子已经跟着老师攻向初中课本。对于一直靠课本稳步前行的我家普娃,自学下册课本成了假期中的首要任务。前面讲过,五下人教版数学中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是小学校数中的“坑“之一,很多孩子因为这个知识点掌握不佳,影响了后面学习数学的兴趣。娃今天过完了第一轮,只能算学个皮毛。
娃在自学这件事头一回遇到了困难,前面一、两年自学很顺利,毕竟知识不难,然而到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我也不再乐观地认为过一遍就能完全掌握。
所幸的是,我还是在娃的自学过程中看到了她进步的一面:学过虽然不扎实,但学习的过程里,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增强,《实验班》中的拓展题也差不多完成80%。
听一位数学名师这样评价自主学:中高年级的孩子培养自学能力,以后收益无穷。不要低估孩子的自学能力,能力强的孩子从三年级便可开始。想培养学霸孩子,自学能力比超前多少更重要,初中再去培养已经晚了。
老师的话让听到的人无不陷入沉思。现实中,很多补习班喂大的孩子,正是缺少了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初中虽然科目增多,但鉴于知识难度初级,时间上不如高中生紧迫,大部分的初中生都在补习(双减前)。一旦这些孩子上了高中或遇上现在的双减,脱离补习班老师的保姆式教学,他们便如没头的苍蝇——不知所措。
我身边有几个初中学霸,考上高中的重点班,结果最终高考的成绩不尽人意。因为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动力,在高中这样自由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下,所有的学习由从靠家长、老师到靠自己,便一下子让学生失去了可依赖的人和环境。曾经的学霸,是由父母扯着、补习班拉着、学校老师喂着三方大人的保护;到了高中,老师不再用保姆式教学方式,父母倒想给补,可惜时间上不允许,即便家中再豪,怎么能敌得过时间紧?
这个时候,要么是天资聪颖的天牛,要么是顿悟学习方法要转变的机灵鬼,这些人可以适应高中时间紧、知识难的困境。而补习班喂大的伪学霸,思想不能及时转换,仍停留在初中学习的那一套,必将被淘汰。
这么一看,即使花钱补习考上了高中,其实也未必就稳坐钓鱼台。也许只在中考放榜的那一个月挺高兴,哪怕是上了重点高中重点班也不一定笑到最后。
还有很重要的一类学生,便是能够自学的普娃。自学,是一种能力,能沉下心、耐得住烦,能看得懂课本。都是中文,怎么就有人看不懂课本?没错,现在多少成年人能看得懂药品说明书的?能不能理解说明书上专业词汇且不论,单就能去认真读,并且读下来的,又有多少人?想毕最多读一下适应什么症状、一天吃几片吧?
能读说明文的孩子、愿意读的孩子,自学能力就掌握70%了,另30%是看愿意不愿意自学。
细观察娃的小学课本,数学、科学全部是说明文,特别是数学读起来并没有趣味,但就是这么没有趣味的书,读进去了并且读懂了,就没有学不会的。
曾经在简书上刷到一个初中学生写的日记,她的数学特不好,她抄课本想提成绩。说真的,我刷到的这篇日记的时候,很为这个女孩感到高兴。如果成绩真到了想从不及格提升到85分的程度,读、抄课本,吃透课本才是正道。不是家长看到退步了赶紧请老师、报网课,不是所有的分数都要被动接受学习才是正确的。当然了,如果请的是一对一的授课方式,针对性地教,那另当别论。无非就是花钱请人将课本基础知识帮你梳理一遍、总结一遍,心疼父母的孩子自己就能做,并不用花钱。
娃今天感叹:同学们都超前到初中了,开学了他们不都个个考100分?
我跟娃讲:开学了用的知识并不是用初中的,超前再多又如何?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出你解不出来的题算本事吗?也就这一刻他可能觉得牛叉罢了。等到你学完并用到的时候,你比他还厉害,你才是最牛的。
最近一直给娃打气,也有很大一部分发自真心。自学都能学会,你不但给父母省了钱,你还早早俱备了别人没有的能力。等上初中他们想培养的时候,他们都培养不出来了。
我这两年带娃走自学路线,开始心里也没有多少底气,午夜梦回也曾想过是否会耽误了娃。既然坚持自学,就让娃走下去,也许成绩不会是最出彩的那几个,相信她的自主学习能力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