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的第400篇简书,也是我坚持书写的一个小里程性标志,所以,今天以此文纪念一下。
对于写作,其实,我是恐惧的,一是担心自己词不达意,写出的文字干枯无味,毫无欣赏性;一是想把写作当做一种自己的抒发方式,但又害怕自己心里的秘密被人知晓,而我认为写作就是自己的私事。
想想之前,为了防止自己不能坚持下去,就狠狠心在朋友圈贴出来,不是为了表现自己写的好,实际上也真的写的不好,只是为了让自己没有退路,必须完成的一个方法。
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是有效的,虽然过程中,内心有自己的不安,而我也战胜了自己,无惧他人的眼光,这是自我的胜利。
其实很多时候,有很多心事是他人无法了解的,也是他人无法触及。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倾听者。在你迷茫时、在你痛苦时、在你深处黑暗中,在你绝望中,用文字去记录和表达,也会有治愈作用。
至于放在简书,也是因为便于存放,查看方便,无需在别处去查找。还有一个原因,我更愿意相信,简书上都是陌生人,没有内心的纠结,你只管写就好了,不管怎样,没有人会在乎你写了什么。
连续坚持到第400篇,说起来不容易,期间也有很多内心纠结,要不要写下来,写的意义是什么?就是在这些一点点的思想困惑中完成了这个历程,从第一篇下笔不知写什么,到现在不那么惧怕,但还是很担心自己写出的东西不是内心所想。
文字是思想的表达,但文字与思想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误差,你希望做的就是努力使文字与思想的一致。要做到这点,不仅是语言的修炼和提升,还需思想的深刻和隽永。
当写到今天的时候,我觉得给自己应该进行一个小的调整了。
如果这之前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杂乱无序的,都是随心而写,就是一种原始的积累,那么以此为结束,开始另一个新的起点。
写一个以某个好听的名字来命名的散文集,关于过去的点滴回忆和生活所想,就像很多名家写的自我的生活感悟,自然真实,不造作,这也是我的内心所想,这是个不错的主意,是我在昨晚无意识中萌发的一个想法。
在《斯坦福大学的人生设计课》中有个这样的观点:人生从来不是规划好的,而要一边走一边看,在行走中也许就会迸发出新的想法。
这样的人生才有趣,你不知道在下一个路口会遇到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一个旧我的结束、另一个新我的开始。春天永远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春到人间草木知,我也对自己充满希望,一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