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禅有悟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禅中彻悟,见山仍然是山,见水仍然是水。打磨一节比较流畅、高质量的语文课,跟参禅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期间,对于每节语文课内容的的认识和理解,正如大师所说的参禅三重境界。近期执教了四年级古诗《暮江吟》一课,将课后反思进行整理,记录如下。
一、备课之初——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每一位老师在备课之初,都尝试尽可能详尽的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手里的教参、网上的资料都是老师备课时搜集资料的好帮手。那么资料摆在那里,对于每个老师都是一样的,显示教师能力的地方就在于对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自己的教学寻找灵感和设计亮点。
在我备课《暮江吟》一课时,除了教参之外,重点借鉴的是古诗文网里关于这首诗的解读和赏析。在备课之初总结资料,所有呈现在我面前的是别人对这首诗的注释和品鉴,是大家对于这首的理解和赏析。什么是山,什么是水,都停留在别人的定义。如果想对这首是有自己的解读,就需要升级到下一个阶段。
二、备课之中——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在这个环节中,一定是带着“为什么”在整理前一阶段自己搜集到的准备留用的资料。
在备课这首古诗时,我思考的问题大致如下:
诗中关于时间的词有三个:暮、夜、九月初三,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各指什么时间?怎么帮助学生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理解这三个与时间相关的词语?
把问题再具体细化:农历九月初三的暮是有没有对应的具体时间?夜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正式进入夜?那么这些时间的联系起来是不是就意味着诗人从“暮”一直观赏江边景色到“夜”呢?
诗中的景物夕阳、露珠和月牙都与上面提到的暮、夜、九月初三提供的时间信息息息相关,怎么理解时间就会影响怎么理解景物,在诗中,这些景物都是出现在特定的时间里的。
诗中首首次赋予新含义的“残阳”、“瑟瑟”这些词,诗人到底是看到了什么样的夕阳,什么样的江水?这些词语在诗人白居易活学活用前是什么意思,一定是在这些意思的基础上才会给诗人活学巧用的灵感?
资料说“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呈现了一幅傍晚江边美景图,“露似真珠月似弓”呈现了一幅夜间江边美景图,通过“可怜九月初三夜”这句诗将两幅图巧妙的联系在一起。我产生了疑问:如果是暮是日落时,那么夕阳西沉是一个渐变的动态的时间过程,时间在动,那诗人眼中的景物也一定在动,诗人看到的怎么可能是两幅不动的图呢,还要用诗句把图联系起来,有些牵强。“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夜”就一定是漆黑漆黑的夜么?太阳没入地平线,日面完全消失了的那个时候算不算夜呢?
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就是不断的对山和水产生疑问的过程。提出问题,尝试寻找解答,又产生新问题,继续尝试解答……如此往复,寻找自己对于山的理解,对于水的定义。
三、备课之后——见山仍然是山,见水仍然是水
当把疑问都渐渐解开时,别人眼中的山山水水已经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再次输出的时候,是有了自己理解的山山水水。作为一首写景诗,对于诗中景物的理解是合情合理的想象、尽量尝试在我们眼前恢复诗人眼中画面。教师有了自己的理解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跟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能在一节40分钟的课上,尝试使每个学生都能联系生活、开启想象机制、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在眼前呈现深秋时节日落动态图。
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开展就取决于教学设计了!教师一定要把所有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甚至是每一次提问、每一句过渡语和总结语。
(一)关于《暮江吟》中“暮”与“夜”到底什么关系呢?
“暮”除了在词典中做傍晚、日落时来讲,在古代的天色计时法里,暮指代的日入,顾名思义,太阳没入地平线的前后。在天干计时法里,“暮”对应的时辰是酉时,也就是下午5点到7点这两个小时。
九月初三是深秋时节,通常在节气寒露前后。联系我们现在的生活实际,不难得知,农历九月初三太阳没过地平线的那一刻是可以计算准确时间的,大约在下午6点前一点。也就是“暮”可以做一个段时间来理解,这个时间段夕阳渐渐西沉,从消失在地平线那刻起,还会继续西沉。对应的天色变化,可能是夕阳染红天空,渐渐地红色一点一点消失,落日余晖会将天空染得由浅黄向浅紫、深蓝渐渐的过渡。大约十几二十分钟,也就是6:20左右,天空就彻底黑了,完全入夜了。 因此,把暮作为酉时这个段时间来理解的话,诗人完成可以看到傍晚时分的夕阳西沉,到黄昏时分的天色渐变,以及完完全全入夜的全过程。诗句中的“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夜可以为日面完全没入地平线的那一刹那开始,由黄昏时分向入夜变化的全过程。
关于时间有人认为诗人一直观察到深夜才离开,因为露珠到了凌晨左右才能形成。对此我有自己的理解。影响露珠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一千多年以前,全年的普遍气温都会比现在低几度,再加上江边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超出一般地方。两个因素相结合,诗人所处的此时此地极有可能在入夜后不久就形成露珠。
综上所述,诗中的“暮”和“夜”“九月初三”是可以很好的联系在一起,诗中景物极有可能是在酉时这两个小时里诗人在江边的所见,是时间上的连续观察所得。因此,四句诗是连贯的、动态的。
(二)关键字词的理解
1.残阳
残阳就是傍晚十分的夕阳,那到底什么样的夕阳白居易非写成残阳呢?
我板贴了两个夕阳,一个是圆圆的、日面完整的夕阳,一个是少去一部分的夕阳。一部分同学通过板贴,立刻找到了更接近于残阳本来面目的理解:残阳比夕阳还多一层含义,除了颜色上发着橘红色的或者红光之外,极有可能从形状上而言已经有一部分没过了地平线,或者被山、云等物体遮挡住了,变得残缺。
2.瑟瑟
瑟瑟是一种绿色的石头,装饰品,那么我们根据经验去推测,瑟瑟石极有可能发着珠宝特有的光泽。(《周书·异域传下·波斯》:“﹝波斯国﹞又出白象、师子……马瑙、水晶、瑟瑟。”《通雅》中记录到“瑟瑟有三种,宝石如珠,真者透碧。”)
由此诗人白居易到底是看到了什么样的江面,才会产生把存在头脑库里的“瑟瑟”一次调动出来描述画面呢?不难理解,首先江水的颜色是绿色(至于哪种绿色,需要结合傍晚这个特点的时间再去思考)其次江面是有光泽的。泛着绿色光泽的江面,很自然的就能在学生眼前呈现出动态的、泛着绿光的、波光粼粼的江面。
3.铺的妙用
(1)“铺”妙用之一——感受江面的开阔、平静
师手持一只立起来的铅笔,然后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此时残阳之光照进了教室,你会说他铺在铅笔上吗?
预设:不会,因为铅笔太小了,太细了,还是竖着的。
师:那通常被铺的面会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平平的,大的,宽的。
师:那么“一道残阳铺水中”这句诗只字未提江面的样子,通过一个铺字,你们能想象诗人观察到的江面是什么样子吗?
预设:我们却可以感受到江面此时的宽阔和平静。
师:让我们带着你对江面的想象,读一读这句诗,体会“铺”字的妙用之一。
(2)“铺”妙用之二——感受残阳之光延伸、渐变的过程
师借助黑板上的磁性板贴,一边演示一边描述:当残阳只是稍稍有一点点没过地平线的残缺状时,能铺在江面上的光可能只是一个离诗人比较远的一个圆晕。随着残阳一点点的往地平线下沉,它越贴近江面,之前的圆晕就越像远处延伸、延伸,直至变成一条阳光织成的红毯铺,有可能一直铺到江的对岸。一个铺字,使得这一道残阳之光逐渐延伸的过程呈现在我们眼前,这半句诗所呈现的画面动了起来。此为铺字的妙用之二。
(3)“铺”妙用之三——感受光线的柔和带给诗人的温暖
请同学们闭眼想象。师描述:一道红红的残阳之光照在江边驻立的诗人身上,染红了诗人眼前的近乎所有。此时此刻你也驻足江边,红色之光也照在了你的身上,为你涂上红妆。对比中午比较强烈的光线,此时的残阳之光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
预设:柔和的。
师:深秋时节,这样一道柔和的光照在你身上,你什么感觉呢?
预设:暖暖的、温暖的。
师:一个铺字,我们仿佛感受到了残阳之光的那份柔和,那份深秋时间带来的阵阵暖意。带着这份暖意再读这句诗。
(4)抓住“可怜”悟喜爱之情
师提问:作为一首写景诗,整首诗都在写景,却又一个特别的、表达诗人情感的词语藏在这句诗中,是哪个词呢?
预设:可怜,就是可爱。
师:那么在诗人的眼中,傍晚时分的残阳西下的残阳与江面,可爱不可爱?(预设:可爱!)黄昏时分,天上江面色彩丰富到无以言表,天光江影共徘徊,可爱不可爱?(预设:可爱)入夜后,遥望,细细弯弯的月牙挂在深蓝的幕布上,近看,周围的植物山已经缀满晶莹剔透的露珠,这样的夜色图可爱不可爱?(预设:可爱)。带着你溢于言表的喜爱,快把这首诗吟诵出来吧。
当备课完成以三个过程之后,教师可以带着自己的理解走进课堂,开展《暮江吟》一课的教学。课堂上,除了实施教学设计中的各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生成和反馈,最终学生的实际获得才是检验备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本节课中我抓了两个生成点。
其一是在画诗中景物的时候,有的同学就画了“真珠”,我顺势板书,他认为诗人看见了珍珠。当我讲到“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时候,学习完什么像什么之后,再回到板书“真珠”,问同学们,诗人到底是看到露珠了还是真珠了呢?同学们齐声回答,“露珠”。我继续追问,“那为什么起初这位同学会画珍珠呢?”学生回答“因为露珠和珍珠太像了。”
其二是在抓住“可怜”一词,在朗读中一次一次的体会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在同桌交流读完之后,请班里的小诗人小吕同学为大家朗读,小吕同学语调舒缓、感情饱满、读出了自己诗句中所呈现景色的喜爱,让在座的每位同学和每位听课老师感受到了诗人为呈现的画面的可爱。
执教七年语文课,回首来时路,何尝不是经历山与水的三重境界。做为新手级老师的时候,照着教参、老教师的教学设计备课,花钱从百度文库里档优质教学设计备课,上课的时候能把教学设计走下来,能讲明白重难点已属不易。如果有老师来听课,同学的回答在预设之外,表现的手足无措。学校为我这样的新任教师都请了师傅一对一指导,每个学期都有骨干做课可以听,每两周都有区级教研课可供学习等等。每次听完课,我都一边感叹一边思考,如果是我能讲成什么样子?这节课哪里最需要我当下好好学习?一边思考,一边为自己做好计划:每个阶段自己和学生的训练各是重点什么。就这样,从学生的角度,练大声发言、完成的表达、练书写、练朗读、练带着问题默读、练有逻辑的组织语言等等。从我自己的角度,从有序管理课堂、到每节课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每次做课有一个亮点等。随着经验的积累,随着自己读书方面的跟进,渐渐地向一个可以独当一面、有自己思考和方法的老师去努力,去过渡。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做教师也好,做一课也好,首先得学会向有经验、有成就的老师请教,多看、多听;其次得反复练习、反复钻研、不断的质疑求解,多思、多练;最后一定要多读书、多记录。多读书,专业书、各种类型的杂书,多多益善、杂杂益善,还想再提升就一定得多写、多反思,把自己思考、实践的过程记录下来,用文字记录的过程本身就是整理思路的过程,越写越清晰。回头看,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有可能成为一节课的设计亮点,每一个经过反思记录下的文字,与书中获得的灵感和思想启迪的叠加,都是一位语文教师成功升入第三层的基石。
欲得一把教学之剑,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