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收获

原文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④,冲气以为和⑤。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⑥,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⑦。

[译文]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

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注释]

1、一:这是老子用以代替道这一概念的数字表示,即道是绝对无偶的。

2、二:指阴气、阳气。“道”的本身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阴阳二气所含育的统一体即是“道”。因此,对立着的双方都包含在“一”中。

3、三:即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进而生成万物。

4、负阴而抱阳:背阴而向阳。

5、冲气以为和:冲,冲突、交融。此句意为阴阳二气互相冲突交和而成为均匀和谐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统一体。

6、孤、寡、不谷:这些都是古时候君主用以自称的谦词。

7、教父:父,有的学者解释为“始”,有的解释为“本”,有的解释为“规矩”。有根本和指导思想的意思。


个人感悟

01.物质是守恒的,天地万物是一个物质循环的道理,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这是自然规律,只有尊重规律,才能看淡名利利,活得潇洒。

02. 辩证地看问题: 有事物得到好处,那么就会有事物蒙受损失,有事物蒙受损失,就会有事物得到好处。

就个人而言也是,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

其实也就是道的一种平衡规律,谁都不能打破,打破了就会自食其果。

所以凡事不要追求绝对的完美!

03.交换的道理,这个世界的本质是利益交换,你想得到符合你利益的东西,就必须付出符合对方利益的东西去交换。

那些只进不出的人是强盗、骗子、小偷、贪官污吏、暴君、小人……

只出不进也是不行的,一个人再厉害也要保障自己的基本生命利益,维持自己的生命健康。

0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遇事冷静点,多分析一下的得失,做出正确的选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