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医道真(一千九百三十四)

“附子汤方: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大温大补之方,乃正治伤寒之药,为少阴固本御邪第一之剂也。与真武汤似同而实异,倍术、附去姜加参,是温补以壮元阳,真武汤还是温散而利肾水也。

四逆诸方皆有附子,于此独名附子汤,其义重在附子,他方皆附子一枚,此方两枚可见也。附子之用不多,则其力岂能兼散表里之寒哉!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参、术、茯苓皆甘温益气,补卫气之虚;辛热与温补相合。则气可益而邪可散矣。既用附子之辛烈,而又用芍药者,以敛阴气,使卫中之邪,不遽全入于阴耳。

此方一以治阳虚,一以治阴虚。时医开口辄言此四字,其亦知阳指太阳,阴指少阴,一方统治之理乎。

附子汤,治水病,遍身肿满,小便不利,心下痞硬,下利腹痛,身体痛,或麻痹,或恶风寒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发汗病解,则不恶寒;发汗病不解,表实者亦不恶寒。今发汗病且...
    妙手柯楠阅读 472评论 0 1
  •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少阴之热,有从阳经传入者,亦有自受寒邪。久而变热者...
    妙手柯楠阅读 40评论 0 1
  • “少阴病,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则疼痛如掣,宜桂枝加当归汤主之。” 此节言少阴中风之证治。少阴...
    妙手柯楠阅读 48评论 0 0
  •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发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则发汗外虚阳气,下之内虚阴气...
    妙手柯楠阅读 803评论 0 1
  •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细辛二两。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
    妙手柯楠阅读 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