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数理化通俗演义
还记得长大了想当科学家的理想么?我们85前小时候还是对科学充满了敬仰之情的,如今长大了,这种情怀丢哪儿去了。
这本书其实是我们小时候刊登在《我们爱科学》这样的杂志上的,也集合成书出版了30多年了,我小时候应该是没有看过,难怪我从小到大没有科学家理想,当然,也没有别的任何理想。
据说这本书很成功,用章回体小说或者说评书的形式将枯燥的数理化知识包上了“一层薄薄的糖衣”。读完,确实如此,我把这本书归类为鸡汤书,准备每天晚上给娃讲一节。内容很浅显,很文学,几乎没有公式。我并没有按章回体或者评书的形式给娃讲,尤其还有硬将英文诗改成五言绝句的这种,作者自创的 “这正是”系列诗句也一概不读。讲了三天,娃开始主动提醒记得讲这个,所以,这大概就是类似于小学课本上的人物传记这个程度,确实,作者作品也多次入选语文教材。
但如果你的知识水平已脱离了启蒙阶段,这本书就不够好了,有一些错误,有一些过于简化科研这条路的艰辛。诚然书里有希帕索斯、布鲁诺、塞尔维斯这样为科学而牺牲付出生命的悲壮故事,也有拉瓦锡更多是因为贵族家世以及担任税务官税负太重被认为欺压百姓所以才在法国大革命中被砍头的故事同样被语焉不详写成“为科学而献身” ,但牺牲就足以囊括科学路上的所有艰难了?这里面的科学家仿佛都特别笃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就奔着这条路坚定的一往无前了。然而实际,可能更多的都像是陷入黑暗中,隐约透来几束光,在哪里是什么一概不知,各种尝试又各种失败又再次尝试再接着失败,不知道多少次的实验,可能同时有很多人在做这样一件事,好不容易有一个幸运儿成功了。更不要说取得研究成果了,发表了,却石沉大海,没人认同没有人回应,然后又过了几十年甚至是自己去世以后,才终于被世人认可,又或者引起争议不断。
所以今年读了几本科普作者的科普书,再读这本,觉得果然是糖衣,是鸡汤。
这本书给我的真正启发在于:
1,我们国家的科学家果然真的少之又少啊,全书只提到了张衡,祖冲之,一行三位,最晚的一行都已经是唐朝时,距今1300年,更不用说这三位究竟在科学界地位怎样?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又如何?
2,书中的科学家,要么绝大多数是家境富裕从小接受各种良好教育,从事着官员或者大学教授的工作;要么少数是虽然穷苦出生但超乎常人的勤奋尤其跟随了已经有了学术成就的老师,他们都可以接触到各种资源。例外的三个,实用工业领域的修理工瓦特,酿酒匠出身的焦耳,看门人却爱好制作显微镜的列文虎克。
而更有意思的我发现,书中描写的特别穷苦的,例如开普勒,赫歇尔,从事的都是天文学,让我想到我们国家70年代也有用肉眼观星发现新星的下放知青,叫段元星,也因此进入北京天文台。
所以,结合现如今提到的 “减负”快乐教育,看看上面的科学家的家境,更不要说需要耗费更多资源的艺术领域,如果你期望他快乐,就别对他提什么太高的学习和工作要求了,或者你可以多带他去仰望星空。
3,既没有完美的人生,也没有完美的人设。
今天有颜宁不婚,学会取消关注的10w+网文,书里有赫歇尔淡淡一笑说:家庭幸福,谁不向往?但是出类拔萃的人常常是得不到这种幸福的。我们既自信可以去干常人不敢干的事,也就不再希冀得到这种常人的幸福。因为它是以时间和精力为代价的。
事业,家庭,自我,孩子,财富,总得有取舍,人啊,你别就想什么都占着。
科学家也不都是白莲花,霍金去世了,宣扬与前妻的爱情,她不离不弃照顾25年的各个10w+漫天飞扬,说实话我还是更喜欢告诉我霍金看脱衣舞娘,给同事订了一年色情杂志的真实世界。牛顿打击布莱尼兹胡克不择手段,爱迪生迫害特斯拉,爱因斯坦薛定谔风流情史,居里夫人和身为有妇之夫的学生之间,是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科学家也不都是道德楷模。当然了,这本书可以入选语文教材,里面写出来的都是道德模范的正人君子。
但是成人世界需要知道,工作成果与道德水准无关。
4,科学家们的思维方式。知识的记忆时间有限,学了不用的知识总有忘记的那一天,所以需要学会的不应该是知识,而是思维方法。
奥斯特通过实验将电变成磁,法拉第反过来想,磁能不能变成电?牛顿由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更是无人不知,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联系往往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抓住相似性去探究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
这正是我被教训过很多次,却始终不得章法的思维方法,真是困难啊,幸好我没有从事科学行业,只需要懊恼自己不够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