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他是一位有名的智囊,才华横溢,不在诸葛亮和司马懿之下,只可惜跟错了主子,随后与主子一起被杀,并且诛灭三族。临死前他告诫抓他的人说,文明一点,我是一个义士。他是谁?
桓范,字元则,沛国人,《魏略》说是沛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北)人。文学家,画家,有文才,善丹青。建安末入丞相府,与王象等共撰《皇览》。正始年间桓范任大司农。
大司农是什么官职?专门掌管国家仓廪或者劝课农桑的官,司农领天下钱谷,以供国之常用。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农业部和粮食部部长。
桓范身为曹爽幕僚,由于才能突出,被称为“智囊”。在三国时代,能称为智囊的,必定不简单。司马懿起兵诛杀曹爽的时候,桓范劝曹爽带着魏国的皇帝到许昌,之后号令天下兵马勤王,讨伐司马懿,但是曹爽不听。高平陵政变后,曹爽被司马懿所杀,恒范也一起被诛杀。桓范著有《世要论》12卷,或称《桓范新书》。或称《桓范新书》。桓范在绘画方面亦有造诣,以善丹青著称。如此一个有才华的人,属实可惜。
桓范节俭清廉,那个时候大将军曹爽和桓范是同乡,因为这层关系,所以曹爽以礼相待,不过两个人的关系没有那么亲密,可还没达到“如鱼得水”的程度。曹爽兄弟十分喜欢围猎,他们经常一起出游狩猎,桓范对他说:“你们兄弟总揽大权,掌管禁兵,最好不要一起出城。万一有人造反的话,关闭城门,你们谁可以进城?”
曹爽刚愎自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二愣子,他说:“谁敢做这种事?”始终不听桓范的劝告。不幸被桓范言中。
图片来自网络
正始十年,太傅司马懿老谋深算,趁着曹爽兄弟跟着皇帝曹芳拜谒高平陵之际,突然发动政变,关闭洛阳城门,并且奉太后诏命桓范行中领军事,接管接管中领军曹羲的军队。桓范想应命,但他的儿子以皇帝在曹爽那边,力劝桓范投奔曹爽,桓范最终改变主意,准备到高平陵。
临出发时,大司农属官全部都劝阻桓范,但桓范不听,在平昌门向由他举荐的守门官司蕃讹称得到诏命而成功出城,带着大司农印寻找曹爽。司马懿看到桓范跑了之后,心里很担心,有点害怕,司马懿对蒋济说:“智囊跑了。”蒋济说:“曹爽对桓范内在疏远,驽马恋栈豆,他肯定不用桓范的计策。”
桓范见到曹爽兄弟后,力劝他们带着皇帝到许昌,以皇帝名义,号召要求全国兵马支援,讨伐司马懿,为了说服曹爽,他又以大司农印绶担保不会缺粮,有粮食部长在,肯定有粮食。但曹爽兄弟犹豫不决,考虑一夜之后,曹爽这小子舍不得娇妻美妾,金银财宝,决定罢官投降,这二货脑子进水了,打败了司马懿,保护好皇帝,要什么样的美女没有?要多少金银财宝没有?
偏偏这家伙傻乎乎,烂泥扶不上墙,竟然天真地以为交出权力还能继续奢靡的生活。桓范非常失望,大哭着说:“曹子丹是一个英雄,但是他这三个儿子,简直就是蠢猪。怎么会料想到今天因为你们的原因使我灭族!”
曹爽一众人交出了兵权后,皇帝让桓范跟着回宫。到了洛水浮桥北,桓范瞅见司马懿,却一言不发。司马懿就对桓范说:“桓大夫这是干什么?”车驾入宫,朝廷下诏让桓范官复原职。桓范到宫廷递上奏表谢恩,等着任命书。
偏偏这个时候,司蕃自己到了官署自首,这家伙供出桓范于出城时说司马懿谋反。司马懿因此十分生气地说“诬告他人谋反,依律该如何处罚?”桓范最终被控以诬告谋反罪送交到廷尉,和曹爽等人一同处死,并且被诛杀三族。
临死之前,桓范劝告抓他的人说文明点,我是一个义士,充满了对双手沾满鲜血的司马氏一伙人的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