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收获:主题式培训的针对性提升
通过部级优课观摩、说课培训、实验教学研讨等活动,明确了专业发展方向:
①部级优课观摩:好课需聚焦学生主体,注重板书设计,在新课标框架下突破创新(如侧重评价机制或科学思维培养)。
②说课培训与反思:赛前示范为说课流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提供标准模板,赛后反思形成 “以赛促培” 闭环,为教学思路呈现和赛事积累经验。
③实验教学研讨:小学科学教学中 “探究实践” 是核心,一线教师需重点关注实验设计、组织流程及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二、我的进步:说课能力的系统化提升
①核心框架拆解
关键环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亮点→教学反思→参考资料
②各环节要点详解
教材分析:结合课标、教师用书与教材文本,把握知识逻辑与教学定位。
学情分析:从认知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困难等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同时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重难点:不仅罗列要点,更需考虑突破策略。
教学过程:关注时间分配、师生互动设计、实验组织及落实等。
教学亮点:可以突出材料改进、思维训练或活动落实。
教学反思:针对教学实践的优缺点展开。
参考资料:重视他人知识成果。
三、待进步方向
①教师亲和力提升:
改进点:增强肢体语言互动(如走近学生、微笑反馈),不要过于严肃,语调抑扬顿挫贴合教学情境。
②语言表达优化:
改进点:避免冗余描述,用短句提炼关键指令。
四、我的成长图谱
①认知升级:从 “完成教学任务” 转向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的教学设计,理解 “培训 - 实践 - 反思” 循环对专业成长的推动作用。
②技能夯实:说课框架从 “机械套用” 到 “灵活创新”,实验教学从 “流程执行” 到 “探究引导” 的思维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