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来过西安,住在回坊,从此念念不忘。从重庆回北京,放弃高价机票,辗转西安,一日一夜,用美食为春节旅行收官。
小孩让妈妈帮忙把她想吃的东西写上名字,她配上只有她自己看得懂的图示,出发了。看来吃货的基因真会遗传。
西安各种美味,我们独爱回坊。从高铁出站,地铁2号线钟楼下车,轻车熟路,一刻不待。
北院门是回民街的知名入口,游客们大多从此处进入。北院门路宽店多,人头攒动,小吃就是赶集似的凑个热闹。感受回坊的人气,就得在这儿逛逛。
初到西安我们就住在这条街,喜欢从这儿开始逛起。窄窄的巷子,店铺林立,更有中华小当家探访美味的气势。
扶墙进扶墙出的丢人样儿我们是没有,但到了回坊肚子就开始呐喊,眼睛看了,鼻子闻了,脑子开始幻想,肚子怎能不配合。等上菜的时候总是最激动的时刻。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饿是一种稀缺的幸福。
灌汤包的精髓就在皮儿,皮儿一定要薄而不破,透而不漏,夹得起,兜得住,一口咬下去鲜咸的汤汁充溢于口,呵气咂嘴,大口吃才过瘾。
贾三灌汤包的馅儿香而不腻,尤其汤汁还很清爽,一点不油。八个包子三人吃,意犹未尽,没过瘾,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酸汤饺子,我们来了。
尝了包子吃饺子,用包馅儿打底,扎实。友情提示:想多吃几样,每份少点。我们仨要了一斤酸汤饺子,没想到上来两大碗,足足60个,有多好吃?不到五岁的小孩吃了9个,在刚吃了两个灌汤包之后。
一直觉得老妈包饺子很好吃,但最多也就捧场10个。今天一口气吃了二十多个酸汤饺子没吃够。酸酸辣辣连汤带水,饺子吃出馄饨劲儿,又比馄饨有嚼劲儿,配上油泼辣子吃完一个又吞一个,爱吃饺子的朋友真要试试这种奇特的口味,豪迈的吃法。
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大家都在他家猛撸串,第一次逛回坊最难找的一家,这次发现路边树了灯光牌,味道依旧,来的都是回头客。
有个爱喝饮料的爸爸,你就怨不得孩子基因不好。还好这样的放纵妈妈只会在旅行中偶尔同意。
烤串各地都有,他家的特色是不脏手,奇怪吧,烤羊肉串怎么可能没有炭灰呢,我也不知道。对了,小腰很嫩,值得一吃。
外地人吃热闹,本地人吃传统。外地人青睐北院门,本地人偏爱大皮院,没有褒贬之意,各地都是如此。外地游客吃得是气氛,文化、包装、甚至趣味、表演,要的就是热热闹闹的新奇劲儿。而本地人只为记忆中的那个味儿。
就像歌乐山辣子鸡在重庆吃的是细碎椒麻的小肉渣,要的就是寻寻觅觅地毯式搜索的乐趣,最后剩下满盆的红辣椒,才叫正宗。而落户北京最受好评的辣子鸡是肉块大,辣椒香脆下饭就着吃,估计是入乡随俗,北京生活节奏太快,没人有空涮筷子找半小时还没吃饱。
扯远了,总之想试试西安本地人的口味就去大皮院转转。
卤汁凉粉口味层次很丰富,芝麻酱,芥末汁,胡椒粉,醋蒜汁,酱油香,辣辣的,号称回坊黑暗料理之一,值得一试。
怪,第一次吃他家凉粉觉得太怪了,这是什么味儿,有层次,说不清,辣得不同,滑溜溜的粉几口吃完了,还有一碗有滋有味的卤汁,难道要喝了吗?这次学会吃,刚出锅的热凉粉,说不出是辣是咸,是热是凉,要的就是这个怪味,可以配上白馍,皮蛋,泡在浓稠的卤汁里,满满一大碗,满足。
回坊很多家酿皮,吃过两三家,差异在自制油泼辣子和麻酱中,各有偏好,西安本地人也都爱吃他家,来到西安要吃这个就对了。
一定要喝这个摊儿,限量供应,看心情出摊儿,能喝上好运气。酸梅汤纯、正、浓,回甘好,不挂嗓子。酒酿也要尝一尝,温和甘甜,酒味不冲,一口酸梅汤,一口酒酿,掺着喝,新风味。
与马楠家不同,他家偏甜,肉块大。牛肉串20串起,羊肉串10起,一路吃过来,肚皮弹性极限,就来10串尝尝鲜儿吧。爸爸爱吃他家,我和小孩偏爱马楠家。
创意不在造型,而在口味。你吃过醋味冰激凌吗?酱油味呢?芥末味呢?豆腐的?酒酿的?咸蛋黄,油泼辣子,山葵,泡馍糖蒜的……雷声阵阵,真不是哗众取宠,闭着眼睛都能分辨出是什么口味的,却又跟冰激淋完美融合,所有口味与时俱进,取自四季时令食材,甄选陕西省内各种特产,简直是陕西特产展示区。陕拾叁是吸引我们仨甜食爱好者的最大诱惑。
上次吃的口味仅剩豆腐味保留,其他全部更新,这研发创新能力,期待下次更多惊艳。
第二日上午尝了油泼辣子味,咸蛋黄味,橘皮巧克力味,养乐多味,不满足。
怕小孩吃的太多,威逼利诱舀走了她一个球,小孩冒出一句话:这回你开心了。呃……感觉自己好无耻,阴谋诡计骗小孩。小孩把她碗里的吃完,带着哭腔看着我说:我最后一次吃,你还要抢我的巧克力味。说着梨花带雨,悲从中来。看得我俩心都要碎了,小女孩太会撒娇了。
二进西安尝了好几种包馅儿,灌汤包、酸汤饺子、锅贴,其中麻乃馄饨是上次就吃过的,知道什么味,多了一份记忆。麻乃馄饨的特色在浓浓的胡椒味,薄薄的皮儿,一抿就化在嘴里,肉香滋出,混着辛辣的汤头,囫囵吞枣般进肚了。馄饨就得吞嚼着吃才带劲儿。
八宝粥辅料足,软糯甜香,山楂粥自然酸度,甜而不腻。粥里还有一股诱人的桂花香,幽幽的玫瑰香,配上莲子、百合、红枣、花生,吃出富足,甜美,幸福感。喝粥一定要一勺一勺细细品,慢慢抿,想象自己是骨软筋酥的大家闺秀,娉婷袅娜的美娇娘,喝出娇滴滴的感觉就对了。
白翔锅贴看着油汪汪,吃着不油腻,外壳脆脆的,馅料适中,爸爸下次想点三份。
西安麻辣就好在没负担,没压力,尤其对我们这样的微微辣人群,嘴巴过瘾了,嗓子不紧,肚子不疼,吃得轻松愉悦。
油炸的才叫过年了,有元宵才够圆满,小时候的味道,要不是还要吃,一定再来一串。
女儿总会跟爸爸撒娇抱抱,妈妈就得绞尽脑汁让她自己走。威逼利诱没用,假装可怜无效,小孩早已练就软硬不吃的滚刀肉。只能智取,想出各种好玩的游戏。牵着她的小手,问她想不想立刻长得比妈妈高,她兴奋地点头,我让她看着地上的影子,快走两步试试,影子瞬间高过妈妈的头顶,她赶快拉起爸爸,说会比爸爸高,于是此起彼伏地竞争开始了,三个人手牵手,一会儿她高一会儿我高,爸爸终于成了家里最矮的小个子,走走跑跑,走路也成了玩。小孩得意地狂奔,说要成为世界上最高的人。
出来总想让孩子感受当地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有些景区孩子看似不感冒,就得想法儿引起她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远比她记住什么更有意义。
既然说是二进,就顺便发发两年前来西安的故事。
那时候还不到3岁,好可爱
清明节给秦始皇扫墓,人山人海,坑里的秦俑更加壮观,真切感受到秦始皇的野心,气概
现代人的智慧和技术还不能保证完好无损的开启帝陵,所以帝陵只是一个远远看过去不太高的小土包。估计我们这代人是看不到帝陵真面目了。听导游讲山上的土都是炒熟了的土,寸草不生,据说是秦始皇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任何生灵惊扰,不让草木压着自己的陵寝。地下还有水印层,机关重重。
西安旅游非常发达、专业,早上到每个酒店接游客,统一到集散地换乘一日游的大巴,游客众多,丝毫不乱,导游专业,秩序井然,晚上回来又看了一场大唐盛世的歌舞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都会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编排各种演出,很能体现当地特色,值得一看。
兵马俑、半坡遗址、帝陵、大雁塔、碑林、华清宫,到西安看历史,曾经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在这里眼见为实,感觉自己才真的学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估计也是这个原因吧,书本是二维世界,身临其境才有多维感受。这也是我们坚持从孩子一岁起就带她到处旅行的原因,她不会记得具体的事,她看到的是一个个不同的可能和当下的感受。她会蹲在大雁塔的地上看虫子,看了好久,不知她在想什么。
一时贪心要了豪华版,比普通的贵了10块钱,当地人都吃普通的,估计又被自己忽悠了。哈哈,下次再试试当地人的普通版。吃羊肉泡馍的乐趣是撕馍,越小块越好吃,当然要是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就要现成的吧。友情提示,羊肉泡馍特别撑人,看过《许三观卖血记》的都懂。
小酥肉形似东北干炸肉,再加卤汁上锅蒸,当然配上油泼辣子那就起化学反应了,裹着的淀粉皮儿变得黏黏糊糊、糯糯的,里面的肉肉炸得很有嚼劲。
镜糕,小孩都喜欢,我没吃到,没法写啊。应该很好吃,卡通图案的镜糕下午2点以后才有。
回坊,西安。朋友说我们是“八顿”将军,真是不记得一天吃几顿了,一直在忙着拔草,是不是还有什么有名儿的没吃啊,赶快微信攻略,在美食行家的指点下,一路踩正宗经典啊。现在最担忧回京会厌食,西安,贴膘儿圣地。
还好我不是长安人,终于知道杨玉环为啥那么丰腴了。此地不宜久留,返京恢复正常,重启瘦身计划,好身材是为了拿筷子的时候有底气,下筷子的时候不犹豫。哈哈
出门前翻了几页,怎能搁置?于是带着旅途中看吧,下次一定不找三册的,好沉。回来的路上终于看完了。书外是盛世中华,书中是战火纷飞,穿梭于现在与过去,不禁感叹自己的福气。昨天看到朋友发了一句话,这个时代真好,盛世清平,没有战火硝烟;这个时代真坏,大师远去,欲壑难填。既然无法超然脱俗,就要活得烟火十足,人不要试图改变自己,而要不断发现真我,说得那么玄妙,就是出来玩想吃就吃吧,不是苦旅,是体验,是风景。人生的修行在日常。千万不要捧着盒饭外卖放纵,吃那些肚子长肉太不值了。食欲留给美食,留给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