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天在新冠疫情的伴随下悄然已过,居家隔离期间,为了更好地解决“吃”的问题,我加了很多群,有团肉的、团水果的、团奶的、团菜的、团海鲜的……“团”得不亦乐乎!虽偶有抱怨但大都是一时之兴,总之,很感谢自己生在此时此地的强盛中国,感受这幸福的生活。
近日,读了《威海人眼中的多面“家家悦”新冠疫情下给出更多答案和思考》一文,如鲠在喉,作为普通小市民,不敢苟同作者的一些观点,也想以一个亲历者的视角来说说疫情之下团菜后的思考。
就平日的印象,在威海,凡有小区附近必有某某悦。家门口的某某悦超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且不说物价高低,物品的种类对我们这个四线小城市的小市民来说还是很丰富的,这些从平日里糖酒总店络绎不绝的顾客就可见一二,某某悦成就了威海,威海也成就了某某悦。
面对这样突发疫情居家静止、突增的购买量,让人措手不及的境况,善良的威海市民大多是会给予理解的,取得了威海市民菜篮子供应资质,这本该是获得民心,得到百姓认可与赞赏的好机会,但疫情之下,缺斤少两、菜品破损、态度差、操作不规范……网络上层出不穷的评论、吐槽又是源于什么,想必不会空穴来风,想必亲历者是有同感的。作为一个关乎千家万户饭菜的上市公司,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样做,又会怎样做?这是很多人在疫情之下的思考和想要得到的答案,也是后疫情时期该超市要给出的答卷……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威海人眼中的多面“家家悦”新冠疫情下给出更多答案和思考》将不少威海人对某某悦颇有微词归结为底层劳动者的憎恨和中产阶级的又爱又恨。这种说法看似是个原因又没从本质上指出原因。“这部分人本身属于城市的底层劳动者,所以对某某悦这个打碎自己饭碗的巨无霸有种天然的憎恨。”这是真正的原因吗?请问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实力”到底都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面对质疑,有担当的公司到底要作出怎样的反馈?是从外部找原因还是从内部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底层劳动者因为憎恨就来抹黑某某悦?真的有“天然的憎恨”?想必某某悦正相反,给“底层劳动者”提供了很多工作岗位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好着呢!”这样的“天然的憎恨”从何而来呢?难道普通的购买者都是“底层劳动者”吗?不能以偏概全,用一两个所谓的原因就解释全部的理由,真不晓得这是在帮某某悦还是在越描越黑呢?
其二该文说:“其实,无论你是否认可,某某悦已经超越了威海,乃至山东,成为了中国零售的一张名片。甚至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某某悦匹配威海即使算不上下嫁,也肯定没有委屈威海。”请问明说这是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为什么要比喻?为什么还要用这个比喻?为什么还要发表出来?文章给出了很详实的数据:“某某悦在威海至少解决了近1万多人的就业,而且这些人大部分是学历并不高的普通家庭主妇。”“某某悦威海物流仓的米、面、粮、油、蛋、菜等民生商品日均储备量在5000吨以上,日均调运补充量在1500多吨,集团物流配送中心每天进出流量在2000吨,是平时的3.5倍。”看来该文的作者是很了解某某悦的了,这些数据也确实没有委屈威海,但这不也正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作者是在怕什么?不防直言,是怕威海人民委屈了某某悦吗?
疫情是一个大考,拷问市政、拷问民风、拷问民族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更拷问人心,而在各种叩问的背后,我们终究要反思什么,又得到什么答案,想必答案自在民心!自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在我们所经历的时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