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宋仁宗在至和年间得了很严重的疾病,不省人事长达三天。
等他病好了以后,他说自己在昏迷的时候做了一个梦。他梦到自己走在荆棘丛生的路上,迷失了方向。这个时候有一个身披金甲的人从天而降,对他说:“因为陛下您有一颗仁慈的心,老天爷特地赏赐给您十二年的寿命。”
皇帝问:“那我应该怎么样才能回去啊?”
天神说:“我开车送您回去。”
皇帝上了车以后,问天神是谁。天神回答:“我是葛将军。”
皇帝醒来以后,立刻下令查阅《道藏》,果然记载了一个名叫葛将军的神器,他是主管天门事务的神仙。因此,皇帝就下令在道教的祭祀大醮仪之中增加了这个葛将军的神位和尊号,还在京城为他修建了庙宇。
从此以后,皇帝再上朝的时候就不再火化了。大臣们向他奏报政事的时候,他觉得可以就点头,他觉得不可以就摇头。然后国家就被治理的非常好,气候和谐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四方少数民族都归顺臣服。天下太平。
这正是因为皇帝明白了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所在:任用合适的宰辅,接受谏臣的劝谏,敬畏上天爱护百姓,严格遵守祖宗留下来的各种制度。
当时的宰辅是富弼、韩琦、文彦博,谏臣有唐介、包拯、司马光、范镇、吕诲云。
哎呀,这仁宗皇帝执政的时候啊,全面超过西周成王康王和西汉的文帝景帝的时代。这难道不是宋朝所以强盛的原因么?
02
原文
既愈,自言梦行荆棘中,周章失路,有神人被金甲自天而下,谓帝曰:“天以陛下有仁心,锡一纪之寿。”
帝曰:“吾何当归?”
神人曰:“请以臣之车辂相送。”
帝登车,问神何人,曰:“臣所谓葛将军者。”
帝寤,令检案《道藏》,果有葛将军主天门事,因增其位号于大醮仪中,立庙京师。
帝自此御朝,即拱默不言。大臣奏事,可即肯首,不即摇首,而时和岁丰,百姓安乐,四夷宾服,天下无事。
盖帝知为治之要:任宰辅,用台谏,畏天爱民,守祖宗法度。
时宰辅曰富弼、韩琦、文彦博,台谏曰唐介、包拯、司马光、范镇、吕诲云。
呜呼,视周之成、康,汉之文、景,无所不及,有过之者,此所以为有宋之盛欤?
03
补
至和:宋仁宗赵祯使用的第八个年号。(庆历是赵祯使用的第六个年号。)
道藏:是道教经典的总集,几乎囊括了所有的道教典籍。
包拯:北宋官员,封东海郡开国侯,就是传说中的“包青天”。就是只看爵位就知道他比前面那几个国公差得有点多。他级别还是不够高。
范镇:北宋官员,举进士第一名,封蜀郡公。这是一位旧党成员,司马光的队友。
吕诲:北宋官员,吕端的孙子。这也是旧党成员。他反对王安石想要弹劾王安石,但是司马光劝他不要弹劾王安石。吕诲都已经瞑目了,听到司马光的哭声又起来说了一句“天下事尚可為,君實勉之。”也是个狠人啊。
04
感
这个故事,真是,见怪不怪了。
文中的宰辅,以前都出现过,我就没再补。谏臣有些也出现过了,我也没补。
我想说一个事,那就是这个至和是在庆历以后的。
这就说明,赵祯在这个时段已经彻底躺平,不再尝试努力改变现状了。
这符合文中的“垂拱而治”的描述。
为什么这邵伯温在说宰辅的时候没提到范仲淹呢?因为当时的富弼和韩琦比范仲淹还低半级,算是范仲淹的副手。就是,如果谈论宰辅的话,富弼和韩琦入围那范仲淹也应该入围。
但是啊,范仲淹从来没有认为变法是错误的。而富弼和韩琦后来都变成了保守党,他们都反对王安石变法。实话实说,他们反对王安石变法我很认可的。因为他们真的变过法,而且失败了。
所以啊,这一篇其实是为了“守祖宗法度”这个醋,专门包的饺子。
赵祯最后的十二年,北宋已经在崩溃边缘了。不过还他欠账的人是宋神宗赵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