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公开课有感
今天,我们科组长在选考班开设了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一单元第四课公开课。听完后,收获良多。
[if !supportLists]一、[endif]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设计完整
曾老师在整节课的设置与她所研究的课题相结合,采用唤思启悟式的教学模式设置教学环节。从最初的案例启思,拓展深思,归纳辨思,学思用行,梳理成思这六个环节。整节课的教学思路一目了染。课堂衔接顺畅,知识生成较好。
[if !supportLists]二、[endif]案例选取贴近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整节课采用了四个案例,从第一个“校园生活学民法”、网络生活学民法、作品事件学民法、邻里生活学民法四个角度提供案例,创设情境,并有效结合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主导。学生课堂讨论热烈,并且大胆展示讨论成果。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在轻松课堂气氛中达成教学效果。
[if !supportLists]三、[endif]课件简洁不简单,表格形式来助力
曾老师的课件简洁,对于重难点相关知识点,她采用了表格形式,将易混易错的重难点知识点梳理成表格,简洁,方便学生区分与辨别,记忆与理解。专业术语表述规范。
今后的努力方向:
面对冬燕老师这一节成功的公开课,我不禁思考,我接下来的教学调整。
[if !supportLists]一、[endif]问题设计有梯度
法律知识枯燥乏味,如何设计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设计何种梯度的问题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这是我今后在备课中需要重点学习以及掌握的内容。换句话说,课堂内容问题化,问题质量如何?需要不断深入思考与学习。
[if !supportLists]二、[endif]小组讨论真实有效发生
相对于我自己的课堂,似乎每次都没有留足充分时间给学生思考,讨论。像赶场一样,匆匆忙忙教授完相关知识后的仓促。我应该对学生充满信心,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掌控全场的能力,在学生讨论活动中让素养真正落地。
[if !supportLists]三、[endif]课前预习很关键
这节课成功之处在于学生的预习真实有效,而不是敷衍。反思自己,平时我们也有要求学生预习,但,为何授课效果不理想?学生的预习是真正的预习吗?还是只是马虎了事?老师如何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通过课代表检查反馈?还是课前的练习题检测?这也是值得我今后思考提升的一个方向。
[if !supportLists]四、[endif]学科术语准确使用
学生主观题得分不高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主观题时,专业术语的不规范。不仅仅学生,对我自己来说,对于主观题的训练,使用也是较少的,今后要注意,总结,记忆。
前途任重道远,我将不断学习前行。
2023年2月22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