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泰勒*本沙哈尔,哈佛最受欢迎的幸福课讲师,他的课程在各大公开视频网站上点击率非常高。当初我就是在网易公开课上看的这个视频,身边一堆朋友都在看,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这门课以及这本书都是属于积极心理学的内容。
1998年,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的马丁*赛里格曼,把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新的心理学领域正式提出,从此之后对于幸福的研究,对于怎么提高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就有了一些科学的方法。
这本书里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也很科学的方法。
照道理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应该很幸福才对,可是,我们成年人大部分都活在无形的压力和焦虑当中。
哲学家索罗说,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平静的绝望当中生活。
其实我们每天与其去想怎么克服焦虑,怎么放下压力,还不如想想怎么样才能够让自己幸福起来,不如去研究一下,到底什么样的人是幸福的。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争第一?为什么要升职加薪?为什么要买房买车?……这么多为什么的后面,其实都只有一个答案,为了让自己幸福。但是没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幸福?”
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什么?本书的作者把幸福分成了四个种类,这四个种类以汉堡作比喻。
第一种汉堡很好吃,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你吃它可以享受当下的快乐,但是却会为未来埋下痛苦。
这种汉堡所比喻的就是享乐主义型,很多人认为幸福就是及时行乐。在工作学习和玩乐之间,他们永远都是玩乐优先,不会考虑以后的负面影响。
第二种汉堡口感很差,但里面都是有机的蔬菜,吃这个汉堡会让你健康,但你吃它的时候会非常痛苦。
这就和第一类刚好相反,他们追求的是未来的快乐,根本不在意现在是否快乐。这种类型被泰勒称为忙碌奔波型。
这类人认为,痛苦的过程是获得幸福的必由之路,人必须痛苦才能够幸福,他们不享受正在做的事情。
我们从小不就是被这么教育的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我爸妈以前经常教育我的话。
我们习惯了关注更加远大的目标,也习惯了忽略当下的感受,我们习惯了只看结果,我们也习惯了无视过程。这种幸福泰勒也不认为是真正的幸福。
第三种口味的汉堡最糟糕,既不好吃,也不健康,你无法享受他的美味,也无法带给你健康。
这一类人属于虚无主义型。他认为什么都没有意思,也没什么意义,对一切都丧失了欲望,对未来也没有任何追求。他们是属于放弃追求幸福的人,所以他们的人生跟幸福就不可能搭边了。
第四种汉堡就是既好吃又健康的汉堡了,对应的就是感悟幸福型的人。
他们不但能够享受当下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他们也可以拥有满意的未来。他们不仅能感受当下的快乐,也对未来有期待,这是泰勒认为的最好的幸福。
真正能够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未来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快乐地努力奋斗。幸福不是说我特别痛苦地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闲逛,而是享受攀登的过程。
泰勒认为,幸福必须具备的两个要素,一个是意义,一个是快乐。如果你现在的生活既有快乐,能够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时又觉得很有意义,这个意义可能来自于目标,那么你就是真正快乐的人。
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