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还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时候,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本书,尤其是听到“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这句富有哲理的话时,《围城》这本书一下子就钻进了我的心里。
夏天的一个上午,爷爷骑着自行车戴着我去镇上赶集。在镇上的书店里竟然发现书架上插着《围城》,这让我喜出望外,取书时手都有点发抖。
翻开到第一页,看到的是这些留学生回国漂浮在红海的船上。叙述的节奏好慢呀,情节也一点不吸引人,还没看完两页,我就有点失望地合上了书。
上大学的时候,电视剧《围城》热播,同学们围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我却看不下去。主要原因是我不喜欢方鸿渐这个人物,觉得他不优秀,不上进,而且还有点油滑。
当我步入中年,成为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员,忽然想看看《围城》了。这次阅读有点像自驾游,读到那里算那里,想停下来的时候,就夹上书签了事。
经过半个多月,终于读完了。感觉方鸿渐并不像我以前以为的那么讨厌,他是很真的一个人,很善良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