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公司明面上的资产,比如:现金、货物、甚至无形资产(商标之类的),如果被员工或外人私自占有和使用,肯定是违法的,也容易被审计出来。
但是,有一些企业资源却可以悄无声息地被私人垄断或使用。
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容易意识到,且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的资源;
一类是很难意识到,也很难被公司掌控的资源。
内审干货——发现审计问题的一个视角,避免企业资源私人化
一、可控的:供应商资源、客户资源、渠道资源等等
1.风险点
这些资源,是企业通过自身经营积累起来的资源,属于无形资产的一种。
但是,这些资源往往会被个别员工掌握。
如:某位业务员离职(销售人员),带走了大批的客户;某招商人员离职,带走大批潜在租户;某招标人员离职,带走了优质供应商信息等等。
很多电影中有此类桥段:一位核心业务员,人品好业务能力又强,被蛮横上级针对,找到他一个小小的过错,就把他开除了。
然后,有很多客户联系不上了,或者为了维护这位业务员而拒绝合作,这时,那位开除他的上级在老板或业绩的压力下,不得不低头,求着这位业务员回来。
这种“小员工打脸坏领导”的桥段,很是过瘾!
但是,我们应该从中发现企业管理的漏洞,那就是“公司资源被私人垄断”,这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可能有人会说:“那是人家业务员自己开发的客户,为什么不能带走?”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公司老板,你给员工发工资,给员工提供有品质的产品,给员工付业务费,这样才慢慢培养出来的客户,说被带走就带走了,这合理吗?
作为审计人员,我们是为企业服务的,应该知道这是一项管理漏洞。
内审干货——发现审计问题的一个视角,避免企业资源私人化
2.应对措施
很多企业都有《供应商库》、《客户资源库》、《渠道资源库》、《优质产品库》、《市场调研信息库》之类的等等。
这些措施,其实就是为了“将员工开发的资源转化为企业资源”的重要方法。
但有一点要注意:如果这些库,只是建立起来登记一点儿信息,没有做到充分的分析、研究、维护和使用,那仍旧只是一堆数据而已。
我们审计要关注的点儿:(1)有没有建立这些库?有没有相应的管控措施?(2)员工新拓展的资源有没有及时入库?有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等等。
内审干货——发现审计问题的一个视角,避免企业资源私人化
二、难控的资源:对外关系网
1.风险点
这一类,其实连资产都算不上,也没有可靠的评估方式,但却是实实在在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资源。
在财务系统内,这一类只反映在“业务招待费”上,但却没有办法评估这些费用带来的回报,甚至很多支出都是浪费掉的,也不可知。
比如:地产行业的开发投拓人员,他们跑政府关系,办各类手续。
很多关系的维护手段都是保密的,除了当事人外,其他人很难知道内情,而且“关系”到底进展到了哪一步?外人也难以知晓,也无法评估;
更可气的是,当这位员工一离职,关系网可能瞬间就断了,某些领导的关系还得重头来维护。
维护一位领导或一个部门的关系,需要巨额支出、大量时间和花费大量心思。
这么看来,仅仅因为一位开发人员的离职,就得重头来过,损失大不大?
当然,如果我们只从员工的角度考虑,手中掌握的垄断性资源越多,自己就越不可替代,升职加薪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种资源,其实已经涉及到公司层面“风控”的,我们审计人员也应重视。
2.应对措施
有些关系维护涉及“灰色交易”,所以保密性很强,也很难评估,想要通过企业制度、流程来控制,几乎不可能。
解铃还须系铃人,关系方面的事儿,还得靠“关系”来应对。
只有一个宗旨:将个人开拓或维护的关系,引入到企业。
内审干货——发现审计问题的一个视角,避免企业资源私人化
(1)老板出头
重要关系,老板不能将责任全下放给员工,不然,关系断了就没了,所以,好的老板不可能天天悠哉修哉的,一定忙得很。
(2)减少外联人员的一对一关系维护,降低垄断
比如:某外联人员的关系维护,必须有第三人参与,这个第三人一定是公司老人(可信任的,道德可靠的,人员稳定的),日常关系维护可以由此人参与和评估。
(3)内部评估
财务、审计、运营等非外联人员难以评估此类资源,但“外联部门”可以有内部评估。包括:关系维护进度、财物支出和感情支出情况,日常关系维护管理等等。
只有一个目的:跟踪和评估。
(4)将人引进来
比如,对于重要关系资源,通过请人家培训、讲课、参观、指导、交流会、团建等方式,将一些重要人物引入企业,加强其对企业而非对个人的认同感。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关系资源并不特指政府关系,还包括债权人、重要股东、企业家、社会名人,甚至一些特殊的客户或供应商等。
综言之,就是那些对公司发展非常有价值的关系资源。
请多多关注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