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某社交平台与一位刚到杭州打拼的小姐姐交流读书看法。
谈到初中时代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开始读《红楼梦》,她很疑惑地问我是否能看懂。我回答说,不知道这种看懂指什么。然后她引用了各种红学专家的研究,来讲解《红楼梦》这本书。
学生时代,所有的问题和学习都一定有个既定的答案,这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但人生不是所有事情都有且只有一个既定的答案,包括阅读也是。
很多人带着目的去读,或只为了工作,或为了撩汉(妹),或为了炫耀,于是读书就一定会有背景、有标准化的流程、有KOL的背书。而我认为,读书应该是一件很个人的事,除了必要的技能输入,别的阅读都应该是从心的选择,不带任何目的。
前段时间,网络上出现的名作家自己都不知道语文老师对他文章的想法解读的热搜,让大家开口大笑之余,也让我们反思,文字是与自己的对话,而不是挖空心思去揣测并编写文字背后的故事。
由此出发,阅读不是要带着专家学者的理解去读,而应该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读,不管看到什么,都是自己看到的,与别人无关。只要自己在一本书里,得到快乐,怡然自乐,就已经足够。
人生短短几十年,生命是一趟有且仅有一次、有去无回的旅行,审视自我并建立自我的运行规则,远比按部就班的学习来得重要。
每个人的生长、学习、生活环境不同,对每一个事件/物的触感是不一样的,那些触动血液的点,只有自己才知道。就像我与好朋友观看电影《人生大事》,她因为男主和小姑娘的感情而动容,但我心动的地方是男主把他父亲的骨灰放烟花那一刻。
也曾想过死后的事。小时候希望骨灰被埋在一棵不知名的树下,后来希望倒进大江大海,而电影的烟花,却让我觉得人生的最后在空中绚烂的一现,才更加的圆满。如果可以,我愿意。
所以,你看,如此种种,不管是影音还是阅读,每个人的触感都是不同的,不是影评/书评的内化,是自我内在与这个世界的链接,是不断调整自己与外界关系的参照。也是因为如此,当我向别人推荐书籍、电影、电视剧、音乐等等的时候,都只会客观的按照作品本身的简介说两句,除非对方追问评价,否则不会过多表达。
每一次的输入,都应该是自我的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