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的孩子也能好好学

读《多动的孩子也能好好学》有感

    翻开这本书前,我对“多动的孩子”的认知,停留在“坐不住、不听话、需要更严厉管教”的刻板印象里,甚至会默认他们的学习问题是“态度不端正”。但读完后,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换个视角看孩子”——原来多动症孩子的“多动”不是故意捣乱,而是大脑执行功能的特质差异,就像有人擅长长跑、有人擅长短跑,他们只是需要更适配的“跑道”。

    书中最触动我的,是它没有空谈理论,而给出了很多落地的方法。比如把复杂任务拆成“小步骤”,用计时器帮孩子建立节奏感,这些看似简单的做法,背后是对孩子“注意力持续短”特质的理解。之前总觉得要让孩子“改正缺点”,却忽略了应该先“适配特质”——当孩子用“边摆弄积木边算数学”的方式学会了加减法,我才明白,与其强迫他们“像别人一样坐好”,不如找到能让他们“动着也能学”的路径。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教会家长放下焦虑。它提醒我们,多动的孩子往往有创造力强、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的优势,与其盯着“作业写得慢”,不如多关注他们“能快速想出新点子”。当我们不再用“差生”的标签定义孩子,而是用理解和耐心帮他们搭建适合的学习框架,这些孩子其实能爆发出意想不到的潜力。

    说到底,这本书不只是一本“教育方法指南”,更是一份“亲子相处的心态手册”——它让我们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而好的教育,从来不是把孩子塞进统一的模具,而是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能快乐奔跑的道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