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国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前缀“e”有“出”的意思,意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即为谆谆教导、循循善诱。
“新教育,即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带着这种理想,怀揣这份懵懂,我们开始了充满激情的新教育行动。
多少次,曾告诉自己“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过程,总有一天,我们会听到花开的声音”,多少次,曾祈祷“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被成绩温柔以待”。然而,在如此“骨感”的现实中,好多时候我们不禁怀疑“自己带了一群‘假学生’”。
“问题学生”往往对苦口婆心的教导劝诫置若罔闻,对明文规定的班规纪律熟视无睹,且不说他们是否能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恐怕他们甚至从没相信读书会改变自己的命运。目标不明、心志不坚是造成学生出现问题的两大杀手,久而久之导致问题学生愈发的自由散漫、我行我素、仇视学习,教育过程中油盐不进、软硬不吃。下面分享一下我们班一名学生的实例,已共同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加强自身自律性”。
学生基本情况:
我班学生尚XX,家住XX镇,兄妹三人;父亲常年外出务工,母亲操持家务并负责接送其弟弟妹妹上学,因此无暇照顾他的生活,更别说辅导他的学习。因其亲戚是我校老师(在此代号为王老师),故去年刚转入我校就读,他便由亲戚一家代为照料,周末和节假日也很少回家。简而言之,除非是其在学校因重大违纪现象被“叫家长”,其他时间监护人皆是其亲戚一家。王老师对其学习非常负责,甚至一段时间陪着他一块和初三学生上最后一节晚自习。
班主任日记:
事例1:尚XX烦恼看不懂的英语,烦恼需要记忆的科目,讨厌一切跟学习有关的事情。2018年1月15日,进入大复习,紧迫的学习导致其心中郁闷无处发泄,便开始频频惹事。经过我多次与他交流谈心,得知:他认为学习没有用处,学习不如看漫画、读小说,《阿衰》和《笑傲江湖》都比语文、英语有意思。看到书本就心烦,只要一烦就想打架,找不到人打就打树,甚至曾把树皮打脱。可怕的是他还认为打架住监狱,有吃有喝无烦恼,也比在学校学习强。
问题分析:尚XX缺乏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理想目标,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认为读书没有用处。应该如何培养他知识改变命运的正确价值观?
事例2:2017年12月7日,尚XX在宿舍说话,被罚回家住宿一周,每天晚上由王老师带他回家住宿。他的妈妈来学校后,当面就给了他一巴掌。经过我们多次教育开导,表现有所好转,并填写了“师生共同成长记录表”,希望他步步改进。好景不长,他又回到起点:违纪、教育、再违纪、再教育……
今年前段时间又在宿舍说话,被罚回家住宿;月考试卷作文只写了20多个字;上历史课玩乒乓球,还顶撞老师……每天关于他的“报告”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更多的是,“自己以前的习惯致使其受不了学校的纪律,不想学习,想要转学”......
每次有关于他闯下的一个个“事故”,我都对他教导谈心,经过多次交流,我发现他也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尤其是看到他母亲为他回家住宿万般无奈,他也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些时候对老师的批评他也追悔莫及。
问题分析:尚XX同学在心理认知上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错能改,属于可塑之才,但是对于严格的学校、班级纪律,难以适应和服从,心志不坚,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如何让他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事例3:2017年9月,刚开学时,班里总是因为他不整理内务造成宿舍多次扣分,再加上他爱说闲话、脏话,上课扰乱其他学生学习,因此在学生群体中留下坏学生的印象,并没有融入班集体中,甚至还遭到好多学生的排斥。2017年12月13日早操后他冲我大吼:“我再也不想在这里上学了,我要回潭头,在这里....” ,其原因是值日生检查卫生时,发现他的拖鞋成“八字形”,按照“宿舍规则”他的拖鞋需要进一次“监狱”方能解救出来,但是他记得自己的拖鞋是摆放好的,肯定是别的同学故意的,所以倍感委屈。事后从谈话中得知,他和他的妈妈有一个约定:只要他考到年级前16名,就同意他转回去。但是他目前成绩是26名,看着遥不可及的目标,他干脆启用自己筹谋已久的“捷径”----犯点事,被劝其转学。
问题分析:同学的排斥、无法得到家庭关爱,导致了他极度厌学,甚至扭曲的思想状态,他认为学生不喜欢他,甚至故意捉弄他,而又缺乏父母的关爱。所以他对自己的遭遇做出的本能反抗是:自己不停地犯错,逼迫学校“劝其退学”,这样他就能回到自己家乡上学。如何让他敞开胸襟、理解和关怀别人,感受到学校、家庭、老师、同学对他的关爱,进而真正融入到学校大家庭中。
尚XX的“自我认识”:
优点:无
缺点:管不住自己的手,管不住自己的嘴,上课捣乱、起哄,不背书、不写作业、
喜欢骂人。
为什么改不了: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坚定地毅力,说好听点是“江山易改本性
难移”。
总结:学习习惯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差
班级评议:
优点:①毛笔字写得好 ②记忆力好③愿意帮班级干活④上课积极回答问题
缺点:①话太多、管不住自己的嘴爱乱说 ②如果别人给老师报告一些他的毛病,
他就记仇、报复③喜欢跟老师顶撞 ④爱耍脾气 ⑤上课时大声说话,使别
人根本听不清楚老师讲的话⑥喜欢骂人(自己认为比 以前少的多了)
⑦影响他人学习
为什么改不了:没有坚定地信念,不相信自己,形成这种习惯,改不了。
自己并没有改掉的决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XX同学学习
就变成了这种样子。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人性最深层次的需求就是得到别人的欣赏,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被人的肯定和赏识。而我缺少的或许还是发现更多美的眼睛,我应该尝试“赏识教育”,学着换个角度去欣赏学生天真烂漫、我行我素甚至唯我独尊。
心理学认为:一个好的习惯形成需要21天,就这样周而复始,三番五次耐心的对孩子进行教育,相信,就是一块顽石也会变灵的。
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本质上的坏孩子,之所以产生问题学生,正是由于他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缺乏坚强的自我控制力、存在某种消极的思想心态。
这位学生本性并不是坏,但是“坏习惯”“坏毛病”凝聚在一起,似乎变得‘“无坚不摧”。而我缺少的或许是坚持,或许是信任,或许是精力,或许是方法。
谨此记下学生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谨此给记下老师成长中的困惑,为了更好地我们,共同努力!为了共享“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