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写纸媒的时候,有段时间小黄文空前盛行。
群里不少人跃跃欲试,文字上极尽猥琐或意淫并不难,但大部分人按兵不动。
为什么?
因为写这种文章,就要去看这种文章。整天泡在这种文章里,整个人就不好了。
以牺牲精神健康为代价,换取金钱利益,怎么想都不划算。
写作就是这样,输入什么内容,就输出什么内容。
有位编辑曾说过一句重口味的话:
吃什么饭,拉什么翔。读什么书,写什么文。
仔细想想,话糙理不糙。
用高雅点的话来表述:
一段时间内,你写的文字是由你摄入的内容决定的。
这也是一位知名的自媒体人说过的话。
这个理论,对我们现实的写作很有指导意义。
如果你忽然摸不到一种文体的结构了,自我感觉写着写着写到了阴沟里,不妨停下来想一想:
多久时间没有看过同类型的文章了?
闭门造车,或面壁写作,思路只能越来越狭窄。
经常看别人的文章,积极摸索巩固底层逻辑,作为模型为我所用,才能用大众认可的形式输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所以:
想写观点文,就每天拿观点文章来洗脑。
想写非虚构,就每天关注非虚构的公号。
想写网络小说,就把自己浸泡在网络连载的海洋里。
有人说,这样不会丧失自己的风格,迷失自我吗?
只要我们记得:抓住自己的“主体性”。
让外物来依附你,帮助你,构成你。而不是自己在追逐外物中迷失。
你是NO.1,周围都是你可以随心所欲拿来使用的工具。
所以,那个最粗俗的比喻,反而最恰当。
以上,共勉。
作者:冰雪溪,用文字认识自己,有文字与你相遇。公众号@冰雪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