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观察》摘要三十二(1)

01

没有阻力,所有内在和外在的活动都不会发生,有些体系把这种阻力称为“摩擦”。当轮胎失去来自路面的阻力,车子就会打滑。在生命成长和成熟过程中,无一例外会遇到内在阻力。努力越大,内在阻力就越大。

很多人在阻力第一次显现的时候就放弃了灵性的工作。他们没有足够的理解和力量来应对阻力,他们认同于阻力并被它所控制。也有一些人虽然坚持下来,但却随着内在阻力的增长而放弃了自己的目标。

02

头脑的特性是分裂、反对、否定、抗拒和拒绝的。头脑被设定为成反生命模式,它充满了对死亡的渴望。你能够想象这对你的生活、人际关系意味着什么吗?

为了发展和进步,我们必须追寻和逃避这两种力量(第四道称为“确认”和“否定”的力量)之间找到“中和”的力量。

我们不能只用一种对抗的力量来应对阻力,那样的结果是陷入僵持的状态,无法动弹。我们必须在两股对立力量间找到中和它们的方法。

第三种力量必须从我们内在升起,自我观察以及相伴而来的记得自己可以为我们提供中和的力量。这股力量可以使我们站在内在两股力量间,即“是”和“否”之间,而不去认同任何一边。

我们能够保持中立,不偏向任何一边,这就是佛教传统中称为“平等心”。这是一种平等对待对立的两极而不排斥和顺从其中任何一极的能力。这就是工作的本质。

03

我们内在就是一群互相矛盾的“我”,其中很多“我”都是对立的,每一个“我”都在为了实现自己自私的目的而争抢对身体的控制权。

我们可以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不带评判的自我观察。我们找到自己,不去认同,内在保持宁静,不去偏向任何一方。这样,这些力量就被中和了,我就可以前进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是枝裕和的片子,充满了克制与隐忍。那种温吞到极致的表达方式,却给人以异常沉重的无奈。 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高...
    王志荣_6602阅读 452评论 0 0
  • “我打赌,这小子存心不良!” “我盯了他很久了,他就在那枝桠上,不唱不叫不采蜜,能成个正经东西?”...
    旷山壹郎阅读 209评论 0 0
  • 不知道怎么配置 iPhone 邮箱客户端的小白可以看一看。 1. QQ 邮箱配置 首先打开 QQ 邮箱首页 登录你...
    爱吃鸭梨的猫阅读 5,818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