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29日。
今天讲的内容是《练习九》。课前检查学生的书,只有少数学生没有完成,所以给了学生几分钟,然后讲解习题。因为今年的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不用把题目抄在黑板上,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大约20分钟的样子,就讲完了练习。于是,提前给学生“剧透”了后面的知识点——连加连减。再示范了如何做这样的题目之后,马上让学生写几道相对应的题目,以便学生形成知识的迁移和掌握运算顺序的技能。因为是后面单元的内容,所以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时不够娴熟,但可以基本算对。
由此我深受启发,我们真的最好不要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视角太过狭窄。当具备学年目标的知识背景的时候,我们设计出来的学习任务应当是不区分上下册的,而是穷究其原理,学以致用。当老师能从原理上把握教学目标时,设计出来的学习任务应当是连贯的,一脉相承的,举一反三的。
所以,我设想在讲计数器知识的时候,可以把上下册的内容一起讲完。上册是认识20以内的数,下册是认识100以内的数。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应的生活经验,所以认识100以内的数可以适当在上册学完。
那么,在学习凑十法的同时,如果班上学生掌握较好,也可以适当地进行破十法的教学,因为两种方法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假使这些都可以实现,那么,下册的学习将非常的轻松。而且,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下可以深刻地感知到加减法的规律和想加算减方法的运用,促进知识的顺利迁移。所以,本学期后半学期要开始提前叫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数的组成、数序,相对应的加减法。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将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系统的。所以,值得一试。
例如,在讲计数器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在计数器上认识了10之后,让学生思考20.30.40.50.一直到90时计数器上是怎样的珠子的分布。同样的,在认识100之后,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200.300.400一直到900。这样的做法,使得学生掌握十分牢固,而且建立起来了较好的数感。
有如,在讲20以内进位加法的时候,适当穿插20以内退位减法的内容,使得学生充分理解掌握什么是想加算减。例:9+6=15,想:9+()=10,学生由掌握的数的组成联想到9加1等于10。再想6可以分成1和(),学生由数的组成联想6能分成1和5。最后计算10+5=(),联想学过的10加几的内容得知是15。
15−9=6,想:15可以分成10和(),由数的组成联想到结果是5。先算10−9=(),得结果是1。再算1+5=6。
所以,不管是凑十法还是破十法,核心在于先要有10的概念。
今后的教学要注意整合两学期的教学目标来给学生设计学习任务。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