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有一颗追求快乐的心,但成年人的世界却没有容易两个字,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心理上的疾病,只是有些严重,有些轻微到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在朋友的推荐下今天读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所以忍不住想要分享给大家。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学方面入门的书,作者罗伯特·戴博德用童话故事的方式写出心理学上面的理论知识,让人觉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
此书主要讲解的是蛤蟆先生经历了一些事后,得了抑郁症,于是在朋友河鼠的帮助下与看心理医生,通过与心理医生苍鹭10次的咨询,蛤蟆先生飞速的走出了抑郁的阴影。
虽然如果真正有抑郁症的患者不可能通过10次对话就能真正的好起来,但书中的一些内容还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其中最深的内容我分为四个数字来概括:一个唯一,两个思维,三个状态,四个坐标。
一个唯一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能帮助自己的只有唯一的自己,亲人朋友不管如何帮忙,都是无济于事,那怕自己得了病,自己不愿意合作医生,医生也帮助不了你,想要改变自己得情绪,首先就是认识自己,分辩自己内心你最真实得想法。
两个思维
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维,一种是感性思维,一种是理性思维,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徘徊,真正厉害的人是感性与理性并存。
理性就是一个人对某件事能够做出理智得分析和判断,头脑不发热,决策不冲动。而感性就是一个人对某一件事完全凭心情,容易感情用事,不计后果。不同得事情有不同得处理方式,不能说理性好,也不能说感性不好。这个还是要看事情的本质面貌。
一个人如果少了感性会觉得很没有人情味,如果少了理性又会显得太死板,正确的做法寻找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当你感受快乐时,你就让感性尽情自由飞翔,当你感觉痛苦时,要让理性来干预感性从而减轻痛苦。
三个状态
每个人都有儿童状态,成人状态,父母状态,成年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处于成年人的年纪而未进入到成人状态
儿童状态就是我们下意识的习惯了儿童时期的习惯,表现出顺从,依赖别人,别人说什么都是对的,希望别人保护自己,对于别人的指责,只有压抑自己不表现出自己的愤怒。
父母状态就是从自己父母哪里学到的价值观,就是不断的挑剔别人,指责别人,想方设法的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没有别人指责的时候把矛头就指向自己,觉得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这样就形成了自己自卑的心里,进行毫不留情的自我批判,就会让自己形成自己很没用了。
成人状态就是我们能能够摆脱情绪化的控制,合理的计划,考虑,决定,行动,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当下的事情,只有在成人状态下才能学习到新知识。
在儿童状态就是一直体验过去的情绪,父母状态下就是一直不断的指责别人或怀疑自己,这两种情况都是学习不到新知识的,所以随时关注自己到底自己目前处于在什么状态下,随时把自己调节到成人的状态下。
虽然一个孩子一生下来都是白纸,父母是影响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的关键人物,成年人的很多习惯都是从童年时期学来的,但想要改变自己的也就是唯一的自己,不断的认识自己,需要思考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将要到哪里去?我该如何才能到哪里去?随时把自己调整到成人状态。
四个坐标
人生有四个坐标,你选的坐标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好,我好’是我们奋斗的终极目标。
1.你好,我不好。处在这个坐标的人总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无法掌控人生,从而会产生焦虑,抑郁,自责等情绪。
2.我好,你不好。处于这个坐标的人常常占据权威的制高点,时常攻击,指责别人,产生愤怒,挑剔。指责等情绪。
3.我不好,你也不好。处于这个坐标的人确切的说是犯罪者,自卑又自大,贬低自己又攻击他人,情绪反复无常,很容易就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
4.你好,我好,大家好。相信自己是最好的,也相信别人是最好的,这不仅是一种状态,还是一种承诺与选择,通过行为和态度,持续对自己对别人展现美好。
读完此书后让我懂得了想要改变,必须得靠自己,让自己用感性加理性的思维随时把自己调节在成人的状态,一直处于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坐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