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一个人生命体验的开始,按照现在心理学的观点,人格一般在4-5岁就已经定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等养育者发挥着重要作用,父母是否能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给予孩子毫无保留地爱与安全感、正确引导孩子从一元关系走向二元关系再走向三元关系,深刻影响着孩子自我人格的形成。有好的童年的孩子意味着他长大后能够较少处于儿童状态或者父母状态,而是能够依据当下客观的做出决策,多数情况下处于成人状态,有较高的情商与恰当的行为。他的人生坐标是“我好,你也好”,既不会自怨自艾、自卑自怜,也可以与他人合作并友好相处。童年的一些深刻感受和情绪会在一生中反复出现,当遇到类似的事情时,我们会有一种应激反应,即好像回到童年时的情景中,会下意识地做出相同地行为。这可能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何为命运。我认为,功利地说,学习心理学有两个用途,一个是意识到童年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提醒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二是寻求自我救赎,去分析自己,触碰那些心灵深处不想触碰的东西,把那些让你难堪的事情拿出来好好审视,与自己和解,并且走上那条艰苦之路,即在自己的生活中不要在当一个演员,不要再扮演童年的自己和记忆中的父母,要保持觉醒、刻意思考,理智地、客观地成为最真实的自己。
我是一个记事比较晚的人,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些事情是关于奶奶,记忆中,奶奶永远在教育我、斥责我,反复叮嘱我不要哭闹,要懂事、乖巧,这样才能被大家喜爱。从自然型儿童,即完全凭借着本能去表达欢喜、愤怒、悲伤和快乐到适应型儿童,即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去压抑自己,成为别人希望你成为的样子,是一种自我防御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之前我一直都在怪在伯父伯母家度过的那段日子,认为那是导致我别扭、怯懦、讨好型人格的根源。但是现在看来,那也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早在更早的时候就埋下了。
我的奶奶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她出生在一个有着5个孩子的穷苦家庭,奶奶是最大的孩子,她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从奶奶的讲述中,不难想象,她并不是这个家庭中得宠的孩子,她有作为男孩儿倍受偏爱的弟弟,还有作为小女儿很会讨父母开心的小妹,奶奶作为大姐自然承担起帮曾外祖母照顾弟妹的责任,她可能在长久的生活中已经习惯了这份责任,并不觉得有多么委屈,或者牺牲了很多,亦或者是她刻意压制了这些情感。在原生家庭中,她没有得到多少关注与爱护。奶奶19岁时,就因为曾外祖母不幸染病以及窘迫的家庭状况面临着结婚的选择。她没有跟爷爷见过几面就仓促地结婚了,他们的结合谈不上爱情,更多地可能是迫于压力。她对结婚还没有什么概念就进入了另一个家庭,这个家庭有他的丈夫,还有丈夫的父母。听奶奶讲,曾祖母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她对儿子的妻子百般挑剔,严加管束,时刻要树立自己的威严,把整个家牢牢地掌握在手中。19岁的奶奶面对强势的婆婆,除了顺从别无他法,其中的委屈与辛酸她至今讲起都眼含泪光,对爷爷有诸多埋怨,埋怨他的装聋作哑与事不关己。在这段关系中,爷爷没有坚定地站在奶奶这一边,他始终与他的母亲站在一边。奶奶有5个孩子,她辛苦了一辈子,把5个孩子抚养长大,付出与牺牲、忍耐与退让似乎已经成为了她生活的底色,她对儿子,尤其是媳妇也是不敢轻易表达自己地情绪,常常粉饰太平,为了和气忍气吞声。她常常说,她一辈子都没有和人红过脸、吵过架。奶奶的一辈子应该没有得到过太过偏爱,更多的是付出,是退让。她不懂什么养育孩子的方法,她笨拙地教导着我,也把她性格中固执、怯懦、、别扭、忍让的特质带给了我。我很爱她,她是童年陪伴我最多的人,在父母缺席地情况下给了我很多关爱与陪伴,她吃苦耐劳、勤劳朴素的生活观也永远影响着我,她尽自己所能,给了我最好的爱。爷爷、爸爸妈妈、伯父伯母在我的生命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我很幸运,他们教会我的都是正确的生活态度与处事原则,我的人生坐标大多数时候也都是“我好、你也好”。这将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我很开心能够遇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在成年以后,能够重新认识、重新解读过去的自己,更正自己原有的的判断与观念我觉得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这说明我在成长、在进步、在不断反省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我隔着时光重新审视了过去的自己,我与过去握手和解,对现在的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未来。我知道,我的人生一定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我有能力让自己跳出童年的怪圈、成为想要成为的人。感谢这本书给予我智慧与力量,寻找自我的路并不好走,但是我知道我一定会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