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欧阳德授六安知州,适逢大饥荒,欧阳德便将自己的一般的俸禄和办公经费捐出,救济灾民,进而兴修水利,简政节支,废苛法,兴办龙津书院。
十月,欧阳德给老师王阳明写信说:“初政倥偬,后稍次第,始得与诸生讲学。”王阳明回信说:“吾所讲学,正在政务倥偬中,岂必聚徒而后爲讲学耶?”欧阳德又问致良知之说,王阳明有《答欧阳崇一》,详见《传习录》,中心思想是,致良知正在日常事务中。
三月举行的殿试,五道题目中有两道都是针对王阳明的,一曰“宋儒大有功于吾道,朱子集大成于诸儒”,一曰“汉唐宋致朋党之原,诸君子论朋党之别”,显然题指心学为异说,王阳明聚众讲学有结党之嫌。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但题目并不是皇帝出的,是出卷大臣们先拟定一个题库,由皇帝在开考前的头一天晚上从中选出几道题。具体几道题,各个朝代不尽相同,多道题的情况下,是选考一题作答,还是全部题目都要答呢,个人判断,因为是策论题,答一道的可能性较大,否则时间也来不及。
殿试结果,王阳明弟子中,王臣、石简、朱廷立、欧阳德、金克厚、郭弘化、黄直、薛宗铠、魏良弼、萧璆、王激、薛侨等十二人都中了进士,但钱德洪、王畿名落孙山,而徐珊看到引导攻击老师的试题,则愤而离场了。
殿试的评卷过程是这样的,所有贡生的试卷由封卷官封卷后,交给多位阅卷大臣各自评阅,分别标上不同的等级符号,如最高等级标“”,得“”最多的十份答卷呈皇帝阅,由皇帝圈定一甲三名,即状元、探花、榜眼。
王臣等人之所以能够进士及第,我想有三个原因,一是答卷是匿名的,阅卷者无法知道答题人的身份;二是并不是所有的阅卷大臣都是反对心学的,王阳明的学说在朝廷大员中的影响力已然不小,据钱德洪记述,欧阳德、魏良弼、王臣、黄直等人都是直抒胸臆,发心学之旨;三是考生或许可以从五道题中任选一题,以避开敏感的两道题目。
徐珊感叹,阳明之学,简易广大;阳明之言,真切着明;阳明之心仁恕公普,冒天下之非笑诋詈欲救人心之陷溺,而世人不感其心,反而如此嫉妒诋毁,徐珊怎么能和这些人同朝为官?于是毅然弃考,回到绍兴来见王阳明,很多人都称赞他是北宋尹彦明(尹焞)后第一人,王阳明却“黯然而不乐久之”。
王阳明说,士子十年寒窗,告别亲人,赉粮束装,不远千里,来到京城,就为了三天的考试,为此投当局之好,以期一朝题名,终身荣耀,这是人之常情。而徐珊不为其所不为,不欲其所不欲,见得而思义,有见危授命之勇,正合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训。但自己却高兴不起来,弟子们猜测各种原因,王阳明就是不给解释。
徐珊回到绍兴以后,同学们一五一十把情况告诉了他。其实,徐珊在归途中也作了反省。他告诉同学说,我这样做,是没错的,但出发点却是错的。我当初也曾经取笑过老师的学说,直到聆听了老师的亲自教诲,才开始痛悔切责。如今,我虽然懂得了老师的良知之学,却不能落实到行动上;虽然对良知之学深信不疑,却不能取信于他人,而且被身谤所左右,进而迁怒于人。那些人如果能够亲近良知之学,未尝不会像我一样发生彻底的改变。我这是和老师反其道而行之了,所以老师黯然而不乐,老师爱我之至而忧我之深,才会这样啊。
王阳明知道了,只是点头,依然没有说话,久久沉默。徐珊对老师说,承先生不言之教,振耳发聩,从此心平气和,浮气顿消。
徐珊是跟随王阳明最久的弟子之一,有《居夷集》留世,记录了在王阳明身边的种种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