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在日常活动过程中防止神经衰弱?
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教师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一些职业病,比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小腿静脉曲张,咽喉炎,神经衰弱等。还有一些疲劳综合征等。
如防止神经衰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要学会理解儿童世界”,“要学会用心灵去倾听,理解和感受被称为儿童视觉的其中音乐,首先是其中光明愉快的曲调……”“儿童身上没有任何东西是需要教师严酷对待,如果儿童心灵中出现了毛病,那首先要靠善良来驱赶它。”“充满了对人信任的和善,亲切和热爱,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创造一切美好的东西,使它成为一个理想的人。”
“乐观主义,相信人,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创造力,神经力量和健康永不枯竭的源泉。不要让不信任人、怀疑人的种子在自己的心中发芽生长。”
“教师健康上的毛病,始于他容许不友善态度发展起来。……不友善是愤恨之母,而愤恨,形象地说,是一种尖锐的刺,经常扎到心脏最敏感的角落,使心灵疲惫,使神经衰弱。”
“关怀别人合理的善良是儿童集体生活中应有的气氛,是生生相互关系应有的主要品质。”
这一节里谈到的教师神经衰弱或其他健康上的疾病都是因为我们自己对待学生的不友善造成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要相信教育的美好,信任学生都可以成为“好学生”,(“好”也有不同的标准)学会理性对待学生,尤其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们要以自己的善良、温柔、耐心、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即使他们行为出格。我们要相信他们会有变好的一天,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这些关于教育美好的理念我们都知道,可现实中我们很难都做到。因为有成绩的考核,因为有家长对成绩的重视,因为有我们的在乎,我们能否做到真正“因材施教”?
也许很多时候都是我们无法做到释然和放下,只想将学生都“改造”成自己希望的样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好像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次数越来越多,因为,在我心里,还是愿意以温柔待他们,愿意相信“教育是美好的”。在小学,相对来说,对成绩的在乎不像初高中那么严重,所以尽管现实中有太多的困难,我还是愿意努力去做!
四、要善意待人
要善意的人,就是说对待学生犹如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老师的善意待人首先表现在善于不让该学生成为坏孩子,防止他走上错误的道路,像父母一样的愿学生好,就要阻止邪恶进入他们的心理。把邪恶关在他们的心里外。”
要教学生用心灵认识世界,用心灵了解人——不仅是亲友,而且是生活道路上遇到的任何同胞——的处境。”我觉得我们教师一直都在这么做。随着近几年来阅读新教育的理念书籍的增加和关注新教育故事,我感觉自己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有时候我也会将学到知识和教育方法运用到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也相信,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我改变了,我的课堂也会改变,我的学生也会改变!
“能用心灵感觉出别人情绪的儿童就会变得以善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