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套路”

万维钢在《万万没想到》这本书里,也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对于脑力工作者而言,水平的高低,在于掌握套路的多少。的确,这句话话糙理不糙,思维模型≈套路,真正的高手,浑身上下都充满“套路”。

那么,如何掌握自己需要的“套路”呢?

首先,以问题为导。从每天遇到的问题出发,去反问自己:这个问题有没有思维模型可以借鉴?有没有更好的做法?行业标杆怎么做的?内部标杆怎么做的?

其次,认知打开,说的是我们得首先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知道更好的做法是什么样的。比如,道歉这件事情的核心认知有两点:第一,不是承认我错了,而是承认你是对的;第二,比为过去的行为道歉,更重要的是要向对方承诺一下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建立在这两点认知基础上的“道歉”应该更会行之有效。

然后是思维留白,是为了克服我们行为的惯性,创造缓冲区,让更好的做法进来。比如,在处理一个问题之前,先刻意让自己停顿三秒:有没有不一样的做法、有没有思维模型可以借鉴?

最后是刻意练习,是为了将套路真正植入我们的心智。

当然还有两种好方法:读好书,常请教。

混沌李善友教授曾说:成年人的学习,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没有更好的思维模型,再多的信息量只是低水平的重复。也有人说,比个人经验更可靠的,是思维模型。

试试看,分享一下你的看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