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有幸参加了菏泽市2025年度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新教材使用暨教师培训会。这次培训会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我的一年级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也让我对新教材的理念、特点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会议内容充实且紧凑,主要分为两个关键议程。上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熊宁宁为各位老师解读一年级的教材内容,以及如何去使用教材,并针对老师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解答。通过熊老师的讲解,受益颇丰。
熊老师首先从教材的基本结构展开,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共有8个单元,包括2个识字单元与6个阅读单元,各单元环环相扣,从易到难、从浅入深。比如识字单元注重基础汉字的学习,为后续阅读单元的阅读与理解筑牢根基,一年级下册教材依旧延续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形式,由多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涵盖课文、语文园地等板块。这种编排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在逐步积累中提升语文能力。
在教材编写思路上,新教材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放在首位,兼顾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如一些课文描绘家庭生活场景,学生很容易产生共鸣,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情感熏陶与品德教育,懂得感恩、友爱等道理。
在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提示方面,新教材的识字写字部分选取生活常用字,降低学习难度,还提供多样化识字方法,像儿歌识字、游戏识字等,让识字变得趣味十足。在写字方面,不要给学生增加学习的难度,只需要学生掌握一类字的书写即可。阅读教学强调朗读感悟,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比如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先辈的奉献精神。口语交际融入生活情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锻炼学生表达与沟通能力。
下午的议程则聚焦于教学实践展示与交流。两位优秀教师带来了精彩的示范课,他们将上午所学的理念巧妙融入课堂。李老师执教的是一篇识字课文《古对今》,李老师以读贯穿课堂,形式丰富多样,有范读,其字正腔圆、节奏得当的朗读,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朗读榜样,让学生初步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自由读给予学生自主空间,使其能按自身节奏去熟悉内容;齐读则增强了课堂的整体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节奏感。通过多种读的方式,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逐步加深,也深刻体会到了对子的对仗工整与语言魅力。李老师还利用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对对子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孩子学习课文的热情。
在充分的朗读后,李老师巧妙引入写汉字环节。这一设计非常合理,读是语言输入,写是输出,读写结合能有效巩固学生所学。在写字教学中,李老师耐心指导笔画顺序、间架结构,让学生不仅学会写,还能写得美观、规范。从读的感悟到写的实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都得到了扎实训练,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值得学习借鉴。
王老师执教的《端午粽》一课,课堂伊始,王老师以“你喜欢过节吗?”亲切自然地导入,瞬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大家的兴趣,自然引出端午话题 ,为课文学习做好铺垫。在朗读教学环节,长句子对一年级学生颇具挑战,王老师耐心示范、巧妙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朗读技巧,读得通顺且富有感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句式练习环节设计巧妙,通过让学生模仿文中句式说话,锻炼语言表达,将课文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知与运用能力。对端午粽食材、气味、口感的分析,贴合文本又生动形象,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对端午粽有了更直观深刻的感受,同时也加深了对传统习俗的理解。
最后的写字教学,给课堂画上扎实的句号。王老师细致指导,让学生在书写中巩固所学汉字。整堂课环节紧凑、张弛有度,从导入、朗读、说话到写字,层层递进,全方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一堂值得学习的优质课。
此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将培训所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之路开好头、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