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教学反思

    在完成一年级下册《咕咚》的教学后,我对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反思,既有收获的喜悦,也发现了许多有待改进之处。

一、教学亮点

1.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课堂伊始,我通过播放神秘的“咕咚”音效,同时用充满悬念的语气描述:“小朋友们,森林里传来了奇怪的声音,这‘咕咚’声到底是什么呢?”瞬间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紧张又好奇的学习氛围。随后,借助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森林动物图片和动画,将学生带入课文的童话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学习 。

2. 角色朗读加深理解:《咕咚》一课对话丰富,非常适合朗读表演。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让他们模仿兔子、小猴子、狐狸等动物的语气和神态。学生们积极性很高,有的模仿兔子惊慌失措的声音,有的夸张地表现出野牛的冷静。通过这种沉浸式的朗读,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不同角色的心情,还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朗读中感悟到盲目跟从的可笑。

3. 互动提问启发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许多贴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如“如果你是小动物,听到‘咕咚’声会怎么做?”“野牛的做法和其他小动物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积极思考,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会先看看情况,有的说要找小伙伴一起去查看。在互动交流中,学生逐渐明白了遇事要冷静思考、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实现了情感目标。

二、存在问题

1. 教学节奏把控不足:在学生进行角色朗读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热情高涨,参与度很高,导致这两个环节花费的时间超出了预期。因此,后面原本设计的拓展延伸环节,如让学生创编新的故事,就只能草草收场,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展示和表达,影响了教学的完整性和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

2. 个体关注不够全面:班级学生数量较多,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互动,但仍有个别性格内向、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表现出胆怯和不自信,发言次数较少。我没能及时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使得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不强,学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3. 识字教学稍显薄弱: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要内容。但在本节课中,我过于侧重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教育,对生字的书写指导和巩固练习不够细致。例如,在讲解“吓”“怕”等生字时,只是简单地分析了字形结构,没有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学生对生字的掌握不够扎实。

三、改进措施

1. 优化教学设计,合理规划时间: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我要更加细致地预设每个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可以为朗读、讨论等容易超时的环节设置时间提醒,提前规划好应对策略,确保教学过程紧凑有序,各个教学目标都能得到充分落实,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2. 关注全体学生,鼓励个性发展:在课堂上,我要时刻留意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对于性格内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鼓励和肯定,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增强自信心。同时,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 强化识字教学,注重书写指导:重新调整教学侧重点,将识字教学与课文内容教学有机结合。在讲解生字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字理识字、编字谜、做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记住字形。增加书写练习时间,在学生书写过程中加强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

通过这次《咕咚》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带来更优质、更高效的语文课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人说,低年级的语文课难度低,好把握。但当我得知待评名师讲课题目是《咕咚》的第二课时,却不免有些担忧。虽然课文故事...
    MiManchi_6c83阅读 420评论 0 0
  • 这一课在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出现。这是继一年级上册《小蜗牛》这篇课文之后,又一次出现的没有注音的连环画课文。本...
    深圳弘金地张瑜阅读 135评论 0 4
  •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课文讲了一只小兔子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
    蓝蓝的天娟阅读 1,076评论 0 0
  •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
    实验小学张珊珊阅读 244评论 0 0
  • 继《小蜗牛》之后,再次学习长篇课文《咕咚》一文,板书课题,教学流程这样设计: 一、质疑课题,围绕问题展开学习 问...
    鹅卵石的记忆阅读 1,936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