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远征日本的原因
忽必烈的爷爷成吉思汗曾问子孙和部下:“男人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众说纷纭,最后还是成吉思汗下了定论:“男人最大之乐事,在于压服乱众和战胜敌人,将其根绝,夺取其所有的一切,迫使其结发之妻痛哭, 骑其骏马,纳其美貌之妻妾以待寝席。”
这便是忽必烈远征日本的内在驱动力——征服欲。
忽必烈自视为“天下之主”,他把征服世界看成是大汗应有的高尚事业。他理想中的政治图景是不仅要成为蒙古与中原之主,而且要成为包括南宋、高丽、日本、越南等四周土地的支配者。
其二,忽必烈需要胜利来证明自己大汗的合法性。
忽必烈在和阿里不哥、海都的权力战争中,黄金家族只有自己的六弟伊利汗国的旭烈兀一个铁杆始终支持自己。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时,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和海都都支持阿里不哥。1260年,库利尔台大会忽必烈被推举为大汗,大多数蒙古贵族都没有出席,他的当选不为多数人认可。
而当海都发动叛乱,挑战忽必烈的大汗权威时, 术赤系诸王、 察合台系诸王也选择了支持海都。
所以,忽必烈必须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对于蒙古人来说,堵塞他们质疑之口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把更多版图纳入蒙古的政治控制之下。
其三,切断南宋和日本的联系。
忽必烈第一次远征时,南宋还没有灭亡,通过控制高丽以及日本,使南宋不能够在海上与日本联合,断绝南宋东北的海路。
其四,需要占领新的地区来获取财物填补财政亏空。
蒙古连年用兵,军费耗费巨大,这就需要占领新的地区来获取财物,来填补财政亏空。而日本盛产白银、硫磺等战略物资,这些财富让蒙古人觊觎。
早在明朝,邱溶在分析忽必烈为何远征时,谈的也是这方面原因,“爪哇、日本皆在炎天涨海之外, 地势不相接也 ,兵刃不相及也,而必征之何哉 ?利其所有耳。 盖闻此诸国多珠贝宝 石之类,欲得之耳。”
远征日本的经过
第一次远征
1266年至1273年,忽必烈先后五次派使臣到日本,希望日本俯首称臣。
日本深受儒家和南宋禅宗的影响,一直视南宋为中华正朔,蒙元为夷狄,所以对忽必烈的使者置之不理。
而日本幕府的主政者是18岁(1269年)就执政的北条时宗,年轻气盛,很容易对外界的刺激做出过激的反应。他先后斩首了多名蒙元的使者,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鲁莽时,索性将错就错,积极备战。
不服就打!日本的态度显然也刺激了忽必烈的神经,让他做出了现在看来有些急躁的决定。
1274年10月3日,由蒙古人忻都为主帅,汉人刘复亨,高丽人洪茶丘、金方庆为副帅的三万大军,乘坐900多艘战船,从高丽合浦(今韩国马山)出发,向日本九州进发。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忽必烈第一次远征日本,日本则俗称“蒙古来袭”。
元军在开始阶段进展比较顺利,先血洗了离朝鲜半岛最近的对马岛,于10月中旬到达北九州博多湾沿海,全歼了肥前国守护松浦一族。
幕府派来十万军队抵御元军。和元军交战,让日本人大长见识也吃尽苦头。从战术来看,日本武士在国内战争中擅长单骑决斗,面对蒙古人的集团冲击不知道如何应付。
从武器装备来看, 蒙古军的优势是弓矢和火器。蒙古弓比日本弓射程远、威力大,加上轰天雷等火器的威力,往往日本人还没看到蒙古人就稀里糊涂送命了。
但日本“御家人”(武士)也让蒙古人见识了不逊于他们的勇敢和单兵作战能力。武士是世袭、不事生产的职业军人阶层,从小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他们普遍信禅,生死看淡,他们最看重的是死前的辉煌,普遍以死于主公阵前为荣。
日本人的兵器优于蒙古人。日本人的锻刀技术世界一流,当时世界上最为锋利的刀剑为大马士革刀 、日本太刀、马来钢刀。蒙古镔铁马刀硬抗日本太刀时,往往会刀刃弯曲,甚至还会被劈断。
适逢多雨季节,博多湾滩涂泥泞复杂,森林丘陵密布,缺乏开阔地,蒙元军大规模野战战术 难以施展。
日本在沿海数十里坚壁清野,蒙古前锋很难找到淡水和粮食。元军虽能不断取得小胜,但始终未能使日军沿线阵地全线崩溃。
战争处于胶着状态,日本援军不断赶来支援,而元军人疲箭尽,士气低落。
十一月二十七日,元军主帅忻都决定,全军撤退到船上,明日班师。
当夜,台风突袭,战船多遭损毁,后部分军队逐渐撤回大元。此役,元军死亡兵卒多达1.3万人。
日本把这场台风看成天助,称为“神风”。
第二次远征
1279年,南宋灭亡后,忽必烈立即把远征日本提上日程。1281年,忽必烈第二次远征日本。
元军兵分两路:一路还是由忻都、洪茶丘、金方庆带领的蒙古军、高丽军,共约 50000 人,从高丽合浦出发;一路是南宋降将范文虎带领江南军,约95000人,从庆元(今宁波)出发。
双方约定七月在九州外海会合。忻都率东路军先期攻打了对马和一岐岛,范文虎逾期不至,他们又进至志贺岛、宗像洋。
等到两军会合,却发现找不到合适的登陆点。原来为了防备蒙古人的再次入侵,日本人精心准备了七年,把北九州博多湾一带的石墙和堡垒加固加高到三米左右,形成45公里长的石墙。而且沿线吃水浅,大型船舶无法靠岸,海岸线曲折,没有足够适合大集团军登陆的地形。
元军七月底转攻于平户岛,一部分移师到鹰岛,欲转攻日本的太宰府。倒霉的是,八月初一,元军再次遇上强台风。
这场风暴持续了整整四天四夜,导致元军战船“震撼击撞,舟坏且尽。军士号呼溺死海中如麻。”
只有乘小船在鹰岛登陆的元军得以幸免。范文虎不顾部下死活,乘船逃窜高丽,其他将领纷纷效仿。剩下的元军残部不是被歼,就是被俘。
日本人将俘虏中的蒙古人、高丽人和北方汉军统统杀死,只留下刚依附元军的原南宋军队的,称之为唐人,作为部落民世代为奴。
后来,于闾、莫青、吴万五三人逃回大元,元军“十万之众归还者三人耳”。
忽必烈第二次远征日本,全军覆灭。
失败的原因
孟子讲战争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分析一下忽必烈远征日本,战争取胜的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得,又焉能取胜?
天时
忽必烈两次远征日本,元军的战舰不是毁于日军炮火之下,而是被“神风”摧毁,难道这仅仅是天灾吗?
每年夏秋之际,一向是台风高发季节,这对千百年来沿海地区居民来说, 几乎人人皆知。元军进攻日本,却两次都选在这个季节。
即便蒙元军统帅忻都对此不了解, 军内的高丽将领不可能不知情。 即使第一次不了解台风遭到重创之后,第二次怎么又重蹈覆辙呢?
地利
蒙元军对九州海岸、洋流、暗礁等水文情况不熟悉必须依赖高丽人,狭窄、陡峭、泥泞、复杂的海湾地形让蒙元军集团作战和骑兵冲击施展不出,陆战无敌的优势被跨海登陆的形势所完全遏制。
人和
蒙元军队内部民族成分复杂 ,被强推向战场的各民族部队有厌战情绪,民族矛盾和歧视让战斗力大打折扣。
这支队伍除了蒙古人外,还有汉人、女真人、契丹人、色目人等,语言不通,民族隔阂重,导致协调指挥难度大。尤其是刚刚依附元朝的原南宋的军队,肯定不愿为蒙古人在异域卖命。
军队统帅之间也是矛盾重重,江南军统帅范文虎“素为诸将所轻”,两个高丽统帅洪茶丘和金方庆也早就不和…从而导致蒙元军指挥混乱,应对乏术,当断不断,贻误战机。
军备
蒙元军队征日所需船舰远远满足不了涉海远洋作战的需要,美国考古学家分析研究,发现蒙古战舰粗制滥造,质量低劣。这大概是导致蒙古舰队葬身鱼腹的主要原因。
可能是轻敌的缘故,元军的战船上并没有装备“回回炮”这样的重型武器,也就很难对日军阵地造成致命打击。
跨海远征是持久战,元军的后勤供应不能支撑。
总之,忽必烈跨海征日犯了军事上的很多大忌,其失败也是必然的。
有人指出,元军要想征服日本,必须在九州取得稳固据点和补养基地,封锁对马海峡,切断九州和本州的联系,并源源不断从大陆通过朝鲜半岛向日本输送兵源,等待占据整个九州后,以九州为支点,征服日本。
元军连在九州取得稳固据点这第一步都没有做到,还遑论其他?幸亏忽必烈第三次征日计划夭折,否则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忽必烈和他的大元已没有能力征服日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