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克鲁斯博物馆 影像记录140
2024年4月28日,在托莱多穿街走巷,经过圣克鲁斯博物馆。(图片1)
圣克鲁斯博物馆(Museo de Santa Cruz),也叫圣十字博物馆,克鲁斯是西班牙文cruz的音译,意思是十字架(英文是cross)。
这座16世纪的建筑原是圣十字医院,依照1495年去世的红衣主教门多萨(Pedro González de Mendoza,1428-1495年)的遗愿,以其全部遗产创建,主要用于收养孤儿和弃婴。后来,又得到了天主教君主——伊莎贝拉女王的资助。
建筑工程自Egas兄弟开始,后由Covarrubias于1524年完工,整个建筑堪称以复杂花叶形装饰为特点的银匠式(见注1)建筑中的经典之一,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图片2)
主立面与前厅的三个入口、专供贵族使用的内庭回廊以及将两层建筑连接在一起的楼梯是其中最漂亮的部分。(图片3)
雕刻过的立柱和屋顶显得庄严而华丽。素白的石墙掩映在飞翘的屋檐下,显现出简单而又丰富的韵味。(图片4)
精雕细琢的大门极具特色,由参与过阿尔卡萨城堡设计的西班牙建筑和雕塑家阿隆索•德•科瓦鲁维亚斯(Alonso de Covarrubias,1488-1570年)建造完成。(图片5)
门楣上方的雕塑表现了圣海伦纳发现真十字架的场景。圣海伦纳是君士坦提乌斯一世的妻子,君士坦丁一世的母亲,传说她找到了耶稣殉难的那个十字架。(我估计这是“圣十字博物馆”名称的来源)(图片6)
再上方则是圣玛利亚的婚礼,旁边开了两扇窗。在门框和窗框上方都能看到红衣主教门多萨的盾徽。(图片7)
博物馆分为几部分内容:
1.考古文物
在一楼,陈列着很多古罗马时代的石刻、镶嵌砖和其它考古文物。(图片8)
2.埃尔·格列柯等画家的画作
二楼有一个大的画廊,陈列着多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包括戈雅和提香的画作,当然大部分还是埃尔·格列柯(El Greco,1541-1614年)的,毕竟,托莱多是他的第二故乡和归宿。(图片9)
这里有15幅埃格列柯的画,也许这是博物馆的亮点。这个围栏里都是他的画,当然外面也有几幅。(图片10)
有同行的朋友听说这家博物馆主要展示托莱多重要文物的复制品,并且指名原件目前在托莱多的哪个位置。所以当看到这幅格列柯的《剥去基督的圣衣》(The Disrobing of Christ)时,就有人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是专门的讲解员):“这幅画是不是复制品?”因为都知道格列柯的这幅真迹在不远处的托莱多大教堂。
博物馆里的小伙子说,两幅画的作者都是格列柯,大教堂那幅是受大教堂的委托于1577年(1579年画完)画的。几年后(1580-1585年)大师在自己的工作室教学生,作为示范,重新画了一张。(图片11)
其实两幅画略有不同。(图片12)
还有,这幅《基督告别母亲》(Christ Bids Farewell to His Mother)的作者处标着“埃尔•格列柯工作室”,小伙子继续讲故事:这幅画的上部分是格列柯1590年画的,多年后他让学生们画了下半部,当时是严格按照上半部的颜色延续下来的。
再过许多年后,博物馆清洁这幅画时发现画的颜色上下不同。也就是说学生们当时画画时,上半部分因为灰尘,颜色看上去已经不太一样。他们用新的颜料画出旧的颜色。所以按照同样的方式清洁这幅画时,就发生了上下画面颜色不同的情况。(图片13)
由于法国在路易十四(Louis XIV)时期就与西班牙结成了亲家,绘画里面还能看到一些法国皇室成员的肖像,比如法国皇后安妮(Anne of Austria, 1601-1666年)的肖像。(图片14)
她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1578-1621年)的女儿、法国国王路易十三(1601-1643年,1610年开始为王)的妻子、太阳王路易十四(1638-1715年)的母亲。
西班牙画家Jusepe de Ribera画于1639年的《圣家族》(The Holy Family),这个题材的画作在西方不计其数。(图片15)
这幅《维罗妮卡的面纱》,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基督故事(见注2),带来了很多雕塑和绘画作品。(图片16)
3.近代艺术品
博物馆里有一些18世纪黄金时代皇室成员的肖像、服装,还有一些手工艺品和瓷器。(图片17)
4.现代艺术展览
在一楼,有几个小展厅,有一些现代的艺术品,包括装饰品、绘画、摄影等作品,估计展品不是固定的,时不时会更换。(图片18)(图片19)
注1.银匠式建筑
银匠式建筑,英文plateresque(来自西班牙文的platero,原意为“银匠”),指1520年前后的西班牙建筑和装饰风格,它结合了哥特式(gothic)建筑和文艺复兴(rinaissance)式建筑的特点。这种风格的建筑和装饰常常十分精致,使人联想起的不是石雕,而是精细的银器。这样的建筑像金银细工那样精巧细密、强调对比,沉着中见奔放,浑朴中见细密,建筑造型变化很多,装饰丰富细腻。
注2.维罗妮卡
耶稣背负十字架登赴加尔瓦略山的途中,耶路撒冷的少女维罗妮卡(Veronica)为圣子之虔诚与祂所受的苦难所感动,用自己的面纱擦拭祂血汗交加的脸庞,圣容于是永远地印在了她的面纱上。
相传作为圣物的面纱(Veil of Veronica)被保存在圣彼得大教堂维罗妮卡像上方的阁楼里。